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重视餐后高血糖,警惕心血管并发症

2007-11-02 20:02: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日常生活和治疗期间,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往往仅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甚至很少监测和注意餐后血糖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和治疗期间,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往往仅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甚至很少监测和注意餐后血糖的变化。殊不知,餐后高血糖也是2型糖尿病病程中最早出现的异常现象,老年糖尿病患者更不能忽视餐后高血糖。众多研究证实,忽视餐后血糖的检测,仅根据空腹血糖来诊断糖尿病,漏诊率高达40%~80%。因此,餐后血糖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同等重要,而且在早期,餐后或负荷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餐后高血糖对血管内皮损害更明显

  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4倍,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普通人群的2~8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状态对人体微血管和大血管作用时间较空腹高血糖更长,对血管内皮损害更明显。所以,两者同样都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餐后血糖升高的因素很多,如胰岛功能尤其是胰岛素早期分泌受损、胰岛素抵抗、进食成分与进食量、进餐持续时间、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等,这些影响肝糖输出和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与利用的因素,均与餐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

  有研究认为,空腹高血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为主,而餐后血糖是胰岛素抵抗的结果。餐后高血糖可使全日血糖水平升高持续时间延长,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升高。餐后高血糖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与高甘油三脂、低高密度脂蛋白、高胰岛素血症、尿微量白蛋白、高血压等共同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餐后血糖水平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近年来,国际上几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餐后血糖水平较空腹血糖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相比较,餐后2小时血糖是一个更强的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因子。餐后2小时血糖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升高有关,它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要优于空腹血糖或HbAlc。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损害(IGT)人群中,多数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餐后高血糖状态有关,而内皮功能异常也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最早期标志。有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和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均可独立地通过氧化应激导致内皮功能异常,餐后高血糖有独立于血脂之外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因此,重视餐后血糖的监测有助于糖尿病和IGT的早期诊断,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对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控制餐后血糖与控制空腹血糖同样重要,合理地饮食、运动、减肥、降低胰岛素抵抗,对控制餐后高血糖或IGT人群的干预更重要。

  目前常用降糖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GLP-l衍生物、胰岛素等。临床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一般首选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α-糖苷酶抑制剂及磺脲类药物,上述口服降糖药可单用或联合应用。对胰岛功能明显受损、胰岛素缺乏患者,可积极选用胰岛素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开始应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该药餐时注射,吸收快,能够迅速模拟生理性(空腹和餐时)胰岛素,抑制肝糖生成,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且很少发生低血糖。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张昱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领域: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蛋白、血尿、IgA肾病、肾衰、糖尿病肾病等

  • 曲堂清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针灸治疗老年中风及其后遗症、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疼痛疾病

  • 戴永辉福州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针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各种关节痛、失眠、头痛、胆囊炎、胆石症、便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单纯性肥胖、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更年期综合症抑郁症、哮喘、咳嗽、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小儿脑瘫、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发症、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下肢静脉曲张、面瘫和中风后遗症后期康复治疗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