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餐后高血糖应如何选药

2007-11-04 22:2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餐后高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α-糖苷酶抑制剂和短效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降低餐后高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

  能延缓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减慢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

  1.阿卡波糖 如拜唐苹,用于治疗餐后高血糖历时较久,降糖效果较好,为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首选药物。为了减少或避免服药后出现腹胀、排气等不良反应,在开始时剂量宜小,通常起始剂量为25毫克,每日3次,在进餐时与头几口食物一起嚼服,以后可根据餐后血糖水平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100毫克,每日3次。单独应用阿卡波糖不易发生低血糖,使用比较安全。

  2.伏格列波糖 如倍欣,控制餐后高血糖常用剂量为0.2毫克,每日3次,饭前服,如降糖效果不明显,可将每次剂量增加到0.3毫克。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每次0.1毫克)开始。

  餐时血糖调节剂——短效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它促进胰岛素分泌快而且短暂,降血糖作用亦快而短暂,所以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依赖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较低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亦减弱,因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低血糖反应。

  1.瑞格列奈 如诺和龙,开始剂量为0.5毫克,餐前15分钟内服用,以后根据餐后血糖浓度,可每周或每2周作剂量调整,最大单次剂量4毫克,最大日剂量不超过16毫克。对身体衰弱和营养不良者调整剂量时应慎重。

  2.那格列奈 如唐力,口服后15分钟起效,1~2小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与血糖高峰相吻合,因而能快速有效的控制高血糖,所以那格列奈又被称为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控制餐时高血糖对控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那格列奈常用剂量120毫克,每日3次,餐前10分钟内服用。

  上述胰岛素促泌剂的有效性取决于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在糖尿病早期存在一定数量具有功能的B细胞,此时这类药物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好。但当糖尿病进入后期,B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受损明显时,这类药物控制餐后高血糖效果较差,甚至无效。临床上如发现2型糖尿患者多次餐前血糖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反映B细胞功能衰竭,即使增加此类药物剂量也不能发挥降糖作用。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吡嗪

  如美吡达,服药后30分钟即在血液中出现,血药浓度高峰出现在服药后1~2小时,因此能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开始剂量为2.5毫克~5毫克,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毫克。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张银霞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

    擅长领域:从医近六十年年,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张献墀的学术思想,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皮肤科、妇科、内科疾病。尤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头痛、中风、冠心病、失眠、咳喘、脾胃病、气管炎,胆囊炎、肾病等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皮科疾病:痤疮、湿疹、荨麻疹、玫瑰糠疹、牛皮癣等疾病;妇科病: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更年综合症、血液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

  • 王孟庸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用中医补肾法调理体弱善病者阴阳平衡,治疗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病,对营养过盛人群的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证多年调研

  • 黄胜光主任医师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的疾病有:痛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急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早搏;慢性胃炎;抑郁症、神经衰弱、睡眠障碍、亚健康状态;皮肤黄褐斑、痤疮;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小儿咳嗽、反复感冒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