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灾后重建我们的心灵家园

www.39.net  2008-5-18  《青年心理》  
如何拯救这些心灵,让他们重拾往日的快乐?灾难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应运而生,并且势在必行。

普通人也能做干预

对于一次灾难性事件来说,受灾者的人数必然是救助者的百倍甚至千倍,所以,能够得到专家干预的人只占很小一部分。作为当事人自己学会辨识情绪反应,作为他们的亲友给于及时的帮助,这些也都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哭泣、喊叫才是悲伤情绪的表达,其实不然,像前文所述案例中的房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因为震惊、悲痛而表现得麻木、呆滞,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恰恰是更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在此次台风过后,有一对夫妇都受了重伤,在医院里抢救。一个住在8楼,一个住在10楼,但是他们俩自清醒之后都毫无言语,也不关心对方的死活,甚至都没有问及另一半的情况如何了。他们当真是连夫妻之情都没有了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应激反应。当事人的心理受到重大创伤,使他变得情感麻木,想要通过逃离现实来摆脱对灾难的恐惧,因此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毫不关心。但其实,情绪越是压抑,压抑的时间越长久,对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有的人甚至会在此后性情大变,落下心理残疾。

一般说来,这种情况更需要亲友给于关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那么,作为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怎样才能帮助心理危机者恢复正常呢?

首先,要仔细倾听,花时间和当事人在一起,不要说“还好事情不是太糟”、“这是天意”、“不要难过”、“事情会变好的”之类的话,那样会让当事人觉得你置身事外,而要说“我也很难过”、“我想要帮助你”之类的话语,让他感受到温暖,和你的心意。对于情绪压抑的当事人,要想办法让他说话,可以帮助他回忆创伤性事件,最好从事发之前一段时间的往事说起,引发他自觉的吐露。不要以为悲伤的事情不可触碰,恰恰相反,让当事人回忆灾难事件,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利于他心理的康复。同时,如果当事人哭泣,不要制止。

在与当事人的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不泄漏他们的隐私,否则将会给他带来更大的伤害;第二,多听少评论,察言观色,注意非言语的交流;第三,不要说过头话,诚实守信,不要为了安慰他而做出虚假承诺;第四,说话时要态度诚恳、声调适中,言辞简短、意思明确。

另外,帮助当事人做一些日常事务如清扫、烧煮、照料家庭等,要给他们一些私人的时间。鼓励当事人进食、饮水、睡眠、适当活动,并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放松练习。要让他充分休息,不要过度饮酒用药,尽量正常起居劳作。告诉当事人,他那些重现创伤的想法、梦、记忆片段等属于正常情况,不必对抗,它们会逐渐消退,以后不会那么痛苦的。

作为当事人自己也要主动求援,花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尽量多与他人聊天,披露内心感受。对于日常生活尽量自己决定,不做大的生活改变。

如果在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当事人还无法恢复正常状态,那么建议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机构。

本刊寄语:

为了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为了在突发事件之后更好地做出反应,在国内建立一套完整的灾后心理干预体系势在必行。但是,无论怎样,心理干预专家对于多数的受灾群众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所以,推广危机干预知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突发事件之后投入到心理干预中去,帮助自己,也帮助身边的人,这才是更为重要也更为有力的途径。这也是本刊此次策划的目的所在。

(责任编辑:赵慧杰)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昵称: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