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心梗后降压治疗的“二误区”

2008-05-29 08:02:0039健康网社区
核心提示:降压的目的既要降血压又要保护各个脏器,所以选药物时就是要考虑这两个方面,遵照循证医学,而不是等到脏器功能不好了再选择好药,而且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无法逆转的。

  冠心病高血压都是心内科常见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病人得以度过急性期,进入康复期。近50%的心梗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所以心梗合并有高血压病人如何降压、如何选药很值得探讨。本文针对病人中存在的五误区进行分析。

  误区一:只要能降压,选择哪种降压药都一样。

  许多心梗后的病人经常频繁地换用各种降压药,或是听别人说某种降压药好就随便换药。他们觉得只要能降压,选哪种降压药都一样。

  其实,对于心梗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应该首选既能降血压又能保护心脏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如捷赐瑞、蒙诺、洛汀新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如科素亚、代文、安博维等)、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达力全等)和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

  短效的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物会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而且短效制剂血压波动大,增加心梗后死亡率,所以不宜选用。

  如果有大面积心梗导致心功能受损,加用β受体阻滞剂要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观察心衰症状是否加重,逐渐加量。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要停药的患者,不能突然停药,以免诱发心绞痛哮喘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β受体阻滞剂禁用。

  心梗后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己血压控制情况。如果一种降压药不能控制好血压,那么可能要加用另一种降压药,按照“小剂量联合用药”的原则,安全经济地将血压降到目标值。

  如果血压控制得不满意,或是波动很大,可以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是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了解自己全天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用得太好,会有耐药性。

  这是一个常见误区,降压药不会像抗生素那样使用久了会产生耐药。因细菌和病毒会产生基因突变,一种抗生素应用久了会产生耐药菌株。高血压的病因里没有发现细菌或病毒起作用,目前也没有发现耐药现象。

  最近几年科学研究发现,有药物抵抗现象(如阿司匹林抵抗),系先天遗传,由病人自身的基因所决定,这也可以解释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为什么不一样。

  降压的目的既要降血压又要保护各个脏器,所以选药物时就是要考虑这两个方面,遵照循证医学,而不是等到脏器功能不好了再选择好药,而且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无法逆转的。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高血压
擅长高血压专家更多
  • 苏佩清扬州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脘痛(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吐酸症(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泄泻、便秘(肠易激综合症);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慢性咽炎、声带炎;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黄褐斑、痤疮;失眠、偏正头痛、肾虚腰痛,淋证、风湿痹证;癌症术后及放、化疗中的中药支持治疗等。

  • 邹春盛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

  • 黄胜光主任医师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的疾病有:痛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急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早搏;慢性胃炎;抑郁症、神经衰弱、睡眠障碍、亚健康状态;皮肤黄褐斑、痤疮;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小儿咳嗽、反复感冒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