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快应用
首页 > 疾病 > 疾病综合 > 白领疾病 > 正文

儿童肥胖是父母遗传的?!

2016-02-26 01:45:5139健康网
核心提示:肥胖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的结果,即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结果造成能量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体重明显增加形成肥胖。有研究发现,肥胖具有遗传倾向的。

  肥胖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的结果,即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结果造成能量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体重明显增加形成肥胖。有研究发现,肥胖具有遗传倾向的。

儿童肥胖是父母遗传的?!

  肥胖是很多危害人健康的罪魁祸首,容易诱发出一系列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等等,这些早已成为常识。然而世界上每年肥胖人群的总数非但没下降,还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肥胖儿童。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在2015年就有超过2千万的5岁以下儿童超重。

  “肥是福”的年代早已远去,《Pediatrics(儿科学)》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表明,成年人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可以追溯到2-5岁儿童时期就出现的高身体质量指数。也有研究显示,出生时超重的婴儿(体重大于3.8kg)到11-13岁时体质不健康的可能性比不超重的婴儿(体重低于3.8kg)到11-13岁时体质不健康的可能性要高出77%。由此可知,儿童肥胖并非是好事,绝不能够任之发展。

  事实上,很多儿童之所以会肥胖,其原因在于其本身体内就带有肥胖基因。根据美国减肥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如果父母体重都正常,孩子发胖的可能性仅是20%;一方肥胖,可能性就达到40%;而双亲都超重,这个数值就高达80%。当然,遗传因素只是人肥胖的其中一个因素,只是意味着在先天上比其他同龄人偏胖的几率高一些而已。事实上儿童更容易肥胖主要来源于生活习惯的“遗传”。父母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很容易影响到了他们的后代,如父母不爱运动、吃饭简单粗暴、不忌畏垃圾食品等,以致养出来的孩子拥有共同的生活习惯。

  对于父母双方天生肥胖的家庭来说,若想防止孩子肥胖,就应当从小时候就加以调整,控制热量卡路里的摄入,并注重孩子的日常运动量,提高孩子身体的基础代谢能力,在小孩身体发育期间更要多锻炼,才避免肥胖。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高血压
擅长高血压专家更多
  • 邹春盛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

  • 孙升云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结石、尿路感染、痛风肾、肾虚证等)、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溃疡病)疾病,高血压病,失眠,肝病及中医内科疑难病症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 姚欣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