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快应用
首页 > 疾病 > 疾病综合 > 白领疾病 > 正文

上班族如何防止过劳死

2016-04-19 00:36:30生命时报
核心提示:我国约80%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而且白领阶层“过劳死”现象已开始蔓延。因长期疲劳导致的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正慢慢向忙碌的都市人群逼近。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被忽视,时间久了可导致多种系统功能下降,继而引发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统性疾病,重者可导致猝死。

  经常感觉疲惫、怕冷、全身无力、失眠或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忧虑、躁动敏感……但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均为正常,这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作怪。

  调查显示,我国约80%的白领处于过劳状态,而且白领阶层“过劳死”现象已开始蔓延。因长期疲劳导致的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正慢慢向忙碌的都市人群逼近。由于人们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被忽视,时间久了可导致多种系统功能下降,继而引发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统性疾病,重者可导致猝死,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防慢性疲劳综合征。

  1.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适当休息。休息是对抗疲劳的法宝,但休息不等于睡觉,过度睡眠或无所事事,反而会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造成人体活动能力减退,疲劳感更强。休息应该是一个大范围的表现,包括身体和心理适度放松和调节。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就应该辞职或放长假休息,太放松而又没有重心的生活,反而会让你的身心更混乱。

  2.合理膳食。适量摄入B族维生素,如粗加工的谷类食物。某些碱性食物也有抵御疲劳、减少抑郁的功能,如牛奶大豆西瓜等。蜂胶是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天然食品,享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适合成年人防病保健。

  3.适度运动。坚持体育锻炼是有效预防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途径。临床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大都不喜欢运动。其实,运动可增加人体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泌,增强人体的代谢功能而不易疲劳。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活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最好方法。

  4.心理平衡。大多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都比较敏感,很容易从消极、悲观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承认已经存在的事实,承认缺憾的存在。学会倾诉,有自己的朋友圈,不要凡事自己扛。

  5.及时就医。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疾病,如果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行药物治疗。感到身体有长期不能缓解的疲劳、睡眠障碍、抑郁以及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不要硬撑,立即到医院就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较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39热文一周热点
猝死
  • 地高辛片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详细]

    去看看 ¥35.77
  • 心肝宝胶囊

    补虚损,益精气,保肺益肾,扶正固本。用于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房性、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顽固性失眠症及肾病综合症、癌症辅助治疗。[详细]

    去看看 ¥26.93
  • 卡托普利片

    1.高血压。2.心力衰竭。[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猝死专家更多
  • 赵欢住院医师河北省胸科医院

    擅长领域: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

  • 李淑梅副主任医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擅长领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急诊观察及分层治疗,急性脑梗塞超早期动静脉溶栓治疗,猝死的抢救、高血压急症、心功能不全等急症的诊...

  • 刘成华副主任医师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擅长领域: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重症心肌炎、肺栓塞、心肌病及多脏器功能衰...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