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妇科 > 正文

妊娠期注意防范出血性疾病

2010-07-2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妊娠合并出血性疾病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孕期出血性疾病包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比较少见的过敏性紫癜和坏血病三种。<br><br>

  妊娠合并出血性疾病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孕期出血性疾病包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比较少见的过敏性紫癜和坏血病三种。

  妊娠合并出血性疾病对母婴安全均可构成直接威胁,主要是出血问题。特别是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由于孕妇体内血小板降低,产程中可因产妇用力屏气而易引起颅内出血,产后还有可能造成产道伤口出血不止或引起血肿形成

  同时,由于抗血小板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参与循环,破坏胎儿的血小板,故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造成颅内出血而危及婴儿生命。所以,我们应对孕期可能发生的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原则有所了解,以便早防范、早发现和早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是因免疫机制不良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病理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

  该综合征是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有其他部位出血,例如鼻出血、牙龈渗血,也可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原因。

  血象检查可见血小板明显减少;骨髓象检查可见巨核细胞数增多。另外,患者还有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血块收缩不佳以及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功能减弱等现象。确诊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最好去综合性医院,在产科医生和血液病科医生的共同监测下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为补钙、补铁,补充维生素C和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药物,一般选用泼尼松,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其有助于提升血小板,减轻出血。出血严重者可考虑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连用5~10天,必要时也可输血小板,以防止重要脏器出血。

  妊娠合并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于肌体对某种物质产生免疫反应,引起全身小血管受损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它与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比较为少见。

  其病理特点是皮肤、黏膜、关节腔或内脏器官都可发生出血,因出血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而分为单纯型、腹型、关节型和肾型等。其表现是以皮肤紫癜为主,多见于下肢大关节附近部位和臀部,分批出现对称性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可反复发作。

  过敏性紫癜发病初起时常有皮肤瘙痒,并伴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多形性红斑等,半数以上还可出现腹痛、关节痛和血尿等现象。血象检查可见血沉增快、抗“O”滴定增高和血清LgA增高,但血小板计数一般在正常范围内。

  肾型患者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或管型,腹型患者可有大便潜血阳性,大部分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呈阳性改变。妊娠合并过敏性紫癜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利于皮肤紫癜消退和减少复发。治疗用药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辅以维生素C和钙剂,疗程约为4周左右。

  如果患者呈现瘙痒感,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挠抓,以防继发感染。伴有消化道出血者,应暂禁食并给予补液。肾型患者要注意控制水分和食盐的摄入,并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减轻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

  妊娠合并坏血病  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妊娠合并坏血病比较少见,偶尔见于妊娠剧吐及慢性腹泻的孕妇。由于维生素C的缺乏可使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间联结障碍,造成毛细血管脆性显著增加,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引起皮肤和黏膜下的出血。

  该病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和出血,严重者可因为牙龈及齿槽的坏死而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该病的另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的瘀点或瘀斑,并且常常伴有倦怠、乏力,情绪低落厌食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坏血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维生素C

  轻症者口服维生素C,每次100~150毫克,每日3次,持续用药2~3周。重症者给予维生素C500毫克静脉注射,每日1次,待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总疗程为3~4周。大多数患者经过1周的治疗后其症状可基本消失,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暖,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预防继发感染。

  妊娠期预防出血的几点建议  妊娠合并出血性疾病对母婴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妇女在怀孕期间要特别注意,以预防为主。特别是曾有过出血性疾病史或妊娠期罹患过出血性疾病的孕妇,更要及早预防,避免出血的再次发生。

  建议如下:   一要慎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和右旋糖酐等,以防诱发或加重出血。

  二要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例如油菜、雪里红、西红柿、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柑橘、鲜枣、猕猴桃、沙棘及柠檬等,还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紫花苜蓿、蛋黄、红花油、大豆油和鱼肝油等。在食物的烹调上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免一切粗糙、干硬和带刺的食物,如鱼和骨头等,以防止食物刺破消化道黏膜而引起出血。

  三要保护好皮肤和黏膜组织,刷牙时要用软毛牙刷或用棉球擦洗,以避免损伤齿龈。衣着要宽松,活动时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外出时尽量减少碰撞,以防止皮肤受损而引起皮下出血。

  四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减少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这样有利于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降低出血风险。

  五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不要在室内摆放花草,也不要在家中饲养宠物,以免因花粉、尘螨而致敏;同时还要少食具有致敏性的食物,如海鲜、牛羊肉等,以免诱发过敏性紫癜。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