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肝癌晚期患者在生命最后半个月里,每天都痛的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受不了疼痛折磨的他甚至要求亲人帮助他结束生命,希望能平静而有尊严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但是他的愿望落空了。目睹了亲人最后时刻的惨状,患者家属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释怀。
7成晚期癌症患者受癌痛困扰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癌痛每天都在影响无数患者的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900多万人患癌,每天有1500万患者在经受癌痛的折磨。癌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大部分肿瘤病人都伴有疼痛症状,尤其是晚期病人,疼痛越来越严重。据资料显示70%的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30%的癌症病人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我国的调查也显示:70%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难以忍受。
几乎所有晚期癌症患者,都要承受无尽的“疼痛”折磨,日以继夜。因为是晚期癌症,已病入膏肓,其疼痛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癌症患者受病痛折磨,本来生活起居就很难自行料理,生活质量本来就已经很低了,加上钻心的“癌痛”,就更别提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了。终日饱受“癌痛”的侵袭,患者的情绪自然跌入低谷,而例行的吃药打针、放疗、化疗,也在变相地折磨患者的心灵。有时候,在剧烈的疼痛催化下,患者有可能会丧失治疗的信心和继续活下去的勇气——生不如死的痛苦——像幽灵一般缠绕着患者的身心。甚至会让患者产生厌世情绪、选择自杀来结束痛苦。
癌痛等级的评估:
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前提是要学会癌痛等级的评估。要把患者的癌痛分为轻、中、重三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0~10级疼痛评价量表。医生向患者提问请他回答:“若0为无痛,10为你能想象的最痛,那么你现在的疼痛是几级?疼痛最重时为几级?最轻时为几级?”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药物治疗癌痛很重要
大部分癌痛可以通过病因治疗或对症治疗而得到缓解,癌痛严重影响癌症病人的的生活质量,改善癌痛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规范使用止痛药可以治疗治癌痛。规范用药三原则是指: “无创给药”,就是采用口服给药的方法。 “按时给药”,根据用药规定按时按量给药,不应随便停药,等病人疼痛难忍的时候再吃止痛药这是错误的观念。 “按阶梯给药”,轻度疼痛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中度疼痛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重度疼痛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
1.一级止痛药:阿司匹林(非阿片类止痛药代表)
适用于:轻、中度疼痛患者
如果癌症患者并非剧烈疼痛,一般应选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止痛药。使用“阿司匹林”镇痛,对于轻中度癌痛的患者来说,副作用相对较少,而且也能达到镇痛的效果。专家周小寒建议,止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按顺序提高,除非是重度疼痛,一般应首选非阿片类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疼痛继续加剧,才在非阿片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上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
2.二级止痛药:可待因(弱阿片类止痛药代表)
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
氨酚双氢可待因属于二级止痛药,适用于中重度癌痛的患者。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可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它的解热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更快更强,而且避免了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可待因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一方面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减少部分可待因的量。
3.三级止痛药:吗啡(强阿片类止痛药代表)
适用于:重度疼痛患者
大家对“吗啡”的认识度应该不亚于“阿司匹林”。一想到“吗啡”,就不禁会想到“毒品”。的确,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是从鸦片当中提取出来的。盐酸吗啡片是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有镇咳作用。至于常为大家担心的“成瘾”(即心理依赖),在癌痛治疗中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多年来国内外经验表明,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产生心理依赖者实属罕见,因此,对用吗啡治疗癌痛产生心理依赖问题大可不必担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现在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时至今日仍有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不能被治愈。而晚期癌症是不可治愈更是世界肿瘤专业人士的共识。对于晚期肿瘤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针对晚期肿瘤治不治的问题,39健康网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胸外科、肿瘤学博士赵进明医生跟我们分享晚期肿瘤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