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疾病 > 权威资讯 > 正文

晚期慢阻肺的症状

2021-11-23 19:57:0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第四大致病病因。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8.2%。慢阻肺并非单一的疾病,它不仅损伤肺组织,同时还会损伤包括心脏,骨骼,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第四大致病病因。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发病率高达8.2%。慢阻肺并非单一的疾病,它不仅损伤肺组织,同时还会损伤包括心脏,骨骼,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肺外器官和组织。然而,慢阻肺又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由于其常与多种疾病合并出现的特点,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患上这种疾病一定要尽快的治疗的,慢阻肺疾病到了晚期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更为严重,可在日常活动中甚至休息时也可出现,并可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可并发有肺心病的发生,从而出现有呼吸困难加重,以及腹胀,下肢水肿等体征。

慢阻肺患者常常合并骨质疏松症,当合并椎体骨折时,对肺功能、身体活动、生活质量和生存等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并有增加看护的需求。对于晚期骨质疏松患者,咳嗽可导致肋骨骨折,进一步阻碍痰液清除,并增加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髋部骨折与死亡率相关,使慢阻肺患者死亡风险进一步增加。经常口服糖皮质激素、运动不足、吸烟和高龄(>60岁)是慢阻肺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其他风险因素,这些临床相关性因素可能有助于识别需要评估骨矿物质密度的患者。

慢阻肺患者由于大量吸烟和易合并低氧血症,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概率很大。有研究报道,慢阻肺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率约10.4%。2016版GOLD指南指出,认知功能损害是慢阻肺的特征之一。慢阻肺患者出现轻度认知损伤的概率高于正常人。认知功能损害可导致患者思维推理能力及记忆能力受损,也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因此对慢阻肺合并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发现及干预,可减轻认知功能的恶化,延缓或阻止其进展为痴呆,从而减轻医疗和护理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唱歌对缓解慢阻肺也有一定的好处。唱歌时的腹式呼吸,可使呼吸肌得到有效锻炼,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增加肺活量。不仅唱歌,唱豫剧、京剧等也同样都可以锻炼到呼吸肌。在康复训练中,我们会教患者一些切实可行、容易掌握的康复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操等。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呼气时腹部凹入,这样可以把多余的肺气排出去。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患者日常就可练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赵曙光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急诊医学科主任,胸痛中心行政总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先后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学习深造。历任呼吸科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医学科主任,擅长呼吸困难综合救治、创伤性/或非创伤性急症出血的微创介入治疗、急性中毒一体化救治等。主持急性呼吸困难的综合救治、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各种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等市级技术创新项目,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