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集中在人体血液和体液内,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感染后要查艾滋病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检测出抗体,一般为2-4周,因此艾滋病15天检测是阴性,这时无法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因为抗体水平窗口期比较长,大部分感染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2-4周后,抗体检测就可呈阳性,因此在高危行为后15天检测,结果通常是阴性。但是艾滋病不以抗体检测作为确诊依据,因为很多艾滋病感染者的抗体检测结果并不呈阳性,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判断。
1、症状:艾滋病感染后15天左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盗汗、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2、检查:可以行血液检查,检测血常规、血生化、HIV抗体筛查等,若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怀疑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还可以行HIV抗体筛查,若结果为阳性,需及时到疾控中心或有治疗艾滋病资质的医院,进行复检,若仍为阳性,可确诊为艾滋病;
3、临床表现:若出现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考虑为艾滋病,建议及时到医院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4、其他:若检测出抗体阳性,但有明确的高危行为,也应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此外,若检测前服用抗病毒药物,虽能抑制病毒复制,但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在服药2周后再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以提高检测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