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的诊断标准及检测

www.39.net  2007-12-26  39健康网社区  
猫抓病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及狂犬病等鉴别,其病理改变为肉芽肿性图像,但中央小脓疡内见大量白细胞是与结核病鉴别的要点,后期淋巴结有明显网状细胞增生,其形态易与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混淆。

  猫抓病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狂犬病等鉴别,其病理改变为肉芽肿性图像,但中央小脓疡内见大量白细胞是与结核病鉴别的要点,后期淋巴结有明显网状细胞增生,其形态易与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混淆。少数病人被狗咬伤后不久出现发热、全身不适,肢体发麻易被误诊为狂犬病收治。猫抓病除有皮肤继发感染外,无其它特殊合并症所见,预后良好。但亦有报道猫抓病合并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及左侧胸膜炎。值得临床重视。预防措施主要是不玩弄猫、犬,抓伤后立即用碘酊处理。

  诊断猫抓病主要依据其典型的皮肤、淋巴结或眼部临床表现、有被猫抓伤或咬伤史和实验室特殊检查方法。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有病原体培养分离、血清抗体测定和皮肤试验。

  1、病原学方法:采集可疑患者肿胀的皮肤、淋巴结或结膜活检标本,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可查见巴尔通体。

  2、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是诊断猫抓病的最常用血清学方法,敏感性可达95%。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免疫技术的敏感性要高于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由于这2种方法均可测定IgM抗体,因而可用于早期诊断。

  4、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可通过快速测定巴尔通体DNA而确诊。

  5、皮肤试验:取猫抓病患者的化脓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的灭菌稀释脓液,给可疑患者皮内注射,48h后观察患者注射点皮肤的红肿情况来判定患者的感染情况。但对于早期感染(4wk内)患者的阳性诊断率较低,另外初次感染数年后仍可保持阳性结果。

(责任编辑:许学钦)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