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的口耳相传中,专家意味着拯救、希望、重生。在同行眼中,专家意味着荣誉、权威。而在现实中,专家意味着什么?专家何以成为专家?请关注仁心栏目,我们将呈现一幅“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名医群像,为您讲述那一个个荣誉与光环背后的故事。

修改需要改正和调整的治疗方案。讨论治疗方案常常需要花上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连患者家属都常常被医生们的认真敬业所打动。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何静杰:神经康复领域的坚守者

 

“我和我老伴月底就要回河南安阳了。”病床旁烫着卷发的这位中年女士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笑着说,“真是太开心,我老伴4月份来的时候还是躺着来的,回去的时候都可以扶着走了。”

话音刚完,她的老伴拄着拐杖刚从康复室下课回来,来到病房前,他推开了搀扶着的儿子,尝试独自倚着拐杖一点点往前挪,从门口走到病床不到三米的地方大概挪了3分钟,转身、松拐杖,坐下,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在场的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像极了红军长征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喜悦。

刚入院的隔壁床病人家属林女士看到这幕,想到连翻身都没法翻的丈夫,流露出羡慕的语气:“我爱人以后要是能恢复成这样,我就知足了。”

卷发女士停下了扇风的右手,碰了一下左手掌心,做出一个鼓励的动作。“我们也是因为脑出血进来的,刚来的时候,情况跟你差不多。好好听医生的话,你爱人一定能重新站起来的!”

她们口中的这位何大夫就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的主任医师、副教授何静杰,从事神经康复临床工作30余年,是闻名全国的神经康复科专家。迄今为止,治疗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患者、残疾人上万人,给无数家庭带来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如今,我国顶尖康复中心的医疗水平与发达国家差异不大,而早在30年前,我国的该领域还处在空白期,正是有何医生她们这些开拓者,才把中国的康复事业给一点点开辟出来、发展起来。

四渡日本取“康复经”

古有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中国佛法,影响了日本日后的医学发展。

今有何静杰医生四次东渡取来日本“康复经”,开启中国的康复医学之旅。

提到为何要多次前往日本进修学习,何医生表示,这要从1988年的夏天说起来。那一年,刚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的自己被分配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这是中国最早开展康复的医院,她迫不及待地想投身工作之中。

当吉林开往北京的火车轰隆轰隆转动着车轮时,她的心扑通扑通压抑着激情,距离越近,越是难以抑制。

然而10多小时后到医院报到时,眼前的环境打破了一切幻影,怎么和想象中的首都大医院不一样,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迎接自己的是还在修建的医院,是15楼没有通电梯的宿舍,瞭望窗外,视野所达之处尽是荒凉的村庄和农田,走出室内,酷热难耐的闷热夏天压得让人喘不过气······

“环境不好还可以克服,最困难的是,此前国内从未有过系统的康复研究医学,我们既没有任何经验借鉴、也没有老师,重重困难摆在面前。”何医生说。

中国的康复处于起点,与我国只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已经发展了20余年的康复研究。这时候,选择自我摸索还是借鉴先进?

何医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凭借着流利的日语,1991年,她第一次到日本研修学习,一去就是半年,把日本先进的康复手段、康复流程、康复模式带回了国内。

学医是一个一生都在学习的职业,当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尤其是开辟一个新学科,更是任重道远。

年轻时,出国学习虽辛苦,但很愿意出去。等有了家庭、孩子,选择外出学习要饱受思念折磨,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真是不愿意出去,但工作中总能遇到国内康复医学水平不能很好地解决的问题,这逼迫她一次次强忍着与家人分别的痛苦选择出国学习,最长一次学习整整长达一年。

与此同时,与何医生同批分来该院工作的同学们,都陆续离开了康复中心,有的出国工作,享受高薪,有的下海挣钱,赚得盆满钵盈。离去的同学多次劝她离开康复中心,在诱惑面前,因为一份喜爱,她选择了坚守。

正是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无数行动不便的人站了起来,有尊严地活着。

“每当看到病人站着离开医院,那种成就感是极大的精神享受,我觉得这比赚多少钱都更有意义。”

患者的健康就是支撑她30多年来辛苦工作并乐在其中的精神支柱。

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

早上9:30,患者王海看到何医生走到病房门口,赶紧伸出颤抖的双手往高处举,自动垂下后又强撑着往上举,只见他的双手上上下下,脸上表情想要放松,腮帮子的咬肌看得出他在咬着牙使劲。王海老婆在一旁笑,“看到医生来,就想表现成果。”

这床的王海是新收的病人,在其他医院的ICU躺了30多天后转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监护室,待病情稳定后,又从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刚来时,他的手脚已经还不能动,看到这些变化,王海媳妇感到很开心,并对康复充满了信心。

何医生语气温柔,半弯着腰对王海说“今天感觉怎么样呀?”然后开始进行详细的查体,只见她用娴熟的动作轻轻遮盖住王海眼睛,让患者用左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

王海一会指到了嘴巴,一会指到鼻唇沟,最后划到鼻尖上。

“你真是太棒了”,何医生竖出了大拇指,“来,咱们再来右手试试。”

······

整个查体的过程详细又全面,耗时一个小时,查体后接着讨论治疗方案,又花了一个小时,连患者家属都常常被她们的认真敬业所打动。

王海媳妇对39健康网表示:“何医生是那种医术高却还特别特别温柔、客气的医生,她对病人很耐心,你有什么问题,她都一样一样地回答你,也不闲你烦,和她说话的时候,整个人焦急浮躁的心情都会被她的温柔所化解,大家都特别喜欢她。”

患者之所以称她为好医生,不仅医术精湛,她还承担了很多造福患者的工作。

工作之余,何医生为盲人音像出版社进行录音录课,讲述康复方面的有关知识。考虑到他们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只能通过声音,来理解讲课的全部内容,所以她录内容时简单、明了,更加突出重点内容。

她主编了《脑血管病的康复》、《神经康复学》及《神经康复病历50例》,参与编写中国中西部地区康复人才培养项目系列教材《综合康复学》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等。

何医生平时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基层贫困地区义诊、扶贫,并给基层医院普及基础知识,传授康复方面的基本康复评定的康复治疗以及国内外康复指南等。

同时承担了国家财政部及中心多项神经康复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研究,不断创新治疗方法。

在何医生主任身上总是有着无限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紧紧围绕着患者。

医生眼中的好老师

从安徽中医院前来进修的罗医生跟着何医生走入PT训练室查看病患训练情况,宽敞的训练室里面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患者、患者家属和训练老师。

“咦,那边那位是我们的患者。”何医生指着一位穿灰色衣服,侧着半张脸正在训练的患者。

穿过人流和嘈杂声,走近一看确实是自己科室的患者。一个科室的病患有70多人,而何医生总能从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自己的患者,原因是,她早已熟记每位患者的面庞和病症,只有将病人和病症对上号,才能清晰地得知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在何医生与患者交流时,我忍不住与罗医生交流了一下,“何医生的记忆力好强,病人来来往往,怎么可以记得住每一位患者?”

“她记病人行,记大街上走的人就没这么神奇啦,那是因为他的心思都在病人身上。”罗医生表示,“何主任更厉害的是能从几句话中找到你我们在专业方面上的薄弱点,但她不使劲说你不好,从不会严厉批评,都是点到为止,然后更多的是教你怎么提高,怎么去思考问题,给你无数启发和鼓励,来着才三周,学到了很多知识。”

据同科室的其他医生透露,何医生不管是对下级医师、轮转学生以及进修人员,一直以来她都认真带教,耐心地向他们传授有关康复知识及一些国内外新进展。

当问及为何那么认真耐心地带教时,何医生表示,医学是实践科学,所以传授经验就非常重要,总不能让年轻医生的经验都来源于在病人身上的实践,所以,她愿意把自己的所有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对外地来进修的医生也不能敷衍,他们只有学好了,才能将所学带回家,提高中国整体的康复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所以,即使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也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教授,因为对于我个人来说,已经说了无数次,对于她来说,这是第一次。”何医生如是说。

每一个遇见何医生的患者、患者家属、医生都觉得遇见她是一件幸运的事,而她说,这只是一个医者仁慈之心而已。

注:患者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撰稿:鲁海燕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