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专家指出:暴雨过后,小心空调病

2008-06-20 18:45: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现代生活,夏季,空调能驱走夏日的酷暑,为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一丝清凉,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空调是“清凉使者”,同时也是“影子杀手”,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险信号,稍不注意,就会让一些疾病缠身。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个省市遭遇暴雨洪涝灾害,连日的雨水让整个南方都沉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随着暴雨天气的过去,我们终于看到了久违多日的阳光,气温也将逐渐上升,这样空调的使用时间也会也会越来越多,空调给人们带来凉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险隐患,稍不注意,就会让一些疾病缠身。南方医院呼吸科的赖医生接受了39健康网的专访,特别指出:暴雨过后,小心患上“空调病”。

  不少网友问什么是空调病?

  现代生活,夏季,空调能驱走夏日的酷暑,为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一丝清凉,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空调是“清凉使者”,同时也是“影子杀手”,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险信号,稍不注意,就会让一些疾病缠身。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人们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引起咳嗽、头痛、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在盛夏季节经常使用空调器的人常有上述经历。如果在空调房间温度调得较低的地方呆得时间过长,又遇衣着单薄,就会引起或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或腰沉臀重,或肢痛足麻,或关节僵痛,或头晕脑胀,或肩颈麻木。如果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

专家指出:暴雨过后,小心空调病

  人为什么会患上空调病了,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又如何解释呢?

  首先,低温环境会急剧的收缩血管,使得血流不畅,而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人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就会引起头痛,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冷"感觉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引起诸多不适。

  其次,在有空调的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这些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由于空调的存在,房间内湿度太低,这就会对人体眼、鼻等处的粘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粘膜病。有时更因为空调房间里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病菌和病毒易于在空气中生存空调机的风管、吹风机也适合病菌和病毒生存繁殖,病菌和病毒被空调吹送出来,易于引发较大规模的感染。空气中的阴离子可抑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并起着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状态的作用,然而,空调的过滤器可过多吸附空气中的阴离子,使室内的阳离子增多,阴阳离子正常比例失调造成人体生理的紊乱,导致出现临床症状。空调房间一般都较密封,这使室内空气混浊,细菌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而对人们有益的负离子密度将会降低,如果在室内还有人抽烟,将更加剧室内空气的恶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呆得稍久必然会使人头晕目眩。

  再次,空调机的噪音也会干扰神经系统。如果设计室内装修的时候,对空调机的安排不科学,这些问题会更突出。使用空调,会使新鲜的空气中臭氧减少。通常低浓度臭氧可抑制细菌繁殖,高浓度臭氧具有消毒作用,而空调居室中臭氧浓度极低或几乎没有,这就增加了空调病的症状。

  另外,对于女性来说,寒冷刺激可影响卵巢功能,排卵发生障碍,表现为月经失调。

  空调病的症状很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究竟哪些人群最易患空调病呢?

  最易患空调病得人群是儿童,尤其是3岁一下的宝宝。有些父母喜欢将空调机调到很低的温度,以为这样更凉快。其实,室内外温差越大,宝宝的身体调节能力还很弱,很难根据气温的变化调节自身的身体机能,因而很容易感冒生病。生活在空调房里,孩子可能会感到口干舌燥,这是因为空气频频更换带走水分的结果。父母要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并加强对干燥皮肤的护理。

  因低温最易引起妇女的自律神经紊乱,故妇女特别容易患空调病。其原因:第一是工作性质所决定,一般来说,女职工跑外勤少,坐定办公多。第二是夏季女装不但短衣短裙,而且衣单质薄,全部衣着重量最多不过为男装的2/3。体表,特别是手足,易于散热,易于血管舒缩失调。 第三是女性的体质不如男子,对冷刺激较敏感而多畏寒。

  驾车一族患病的几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原因是汽车空调的使用,给炎炎夏日里的驾车族们带来清凉的世界。但是,身处清凉的您有时会莫名的感到疲倦、皮肤干燥、不同程度的手脚麻木、头痛、咽喉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空调病。在使用汽车空调时,不要把温度打得太低,一般车厢内外温度差在10℃以内为宜;车内开着空调时,最好不要在车内抽烟,若吸烟,就要把空调的通风控制开关调到"排出"位置;不要躺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里睡觉,因为车内通风性差,开着空调睡觉,可能会因为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渗漏到车厢内而使人中毒;停在烈日中车内温度很高的车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应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让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按需要开启空调。

  知道了导致“空调病”的具体原因和易感人群,又将如何尽量避免“空调病”呢?

  专家指出使用空调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呼吸道最“脆弱”

  误区:很多家庭都怕吹冷气吹多了着凉感冒,所以夜里睡觉的时候一边开着空调,一边盖着厚棉被,以为这样就防止了空调病。其实,呼吸道是最脆弱的,盖被子只能保暖不能防病。虽然家用空调不适合军团菌生长,不会得上肺炎,但冷气从呼吸道进入人体,一觉醒来口鼻发干,还是会有感冒症状。所以,冷气入侵呼吸道,有时候是防不胜防的。

  专家支招:注意温度过渡

  专家提示:经常出入冷气房间,一定要有个温度过渡,比如先把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进门的时候一定先把汗落干。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尽量多喝水,经常用吸满水的墩布拖地保湿。如果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恶化和交叉传染。

  易感人群:经常出入空调房间的人;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老人和儿童,尤其是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和吸烟者。

  误区之二:大脑神经会失衡

  误区:常看见年轻人和身体比较胖的人,在家整天开着空调,或大汗淋漓地从外面进屋,把温度调得很低,还有的人甚至跑到空调下面直吹,只图一时痛快,殊不知直吹时空气流速增加,温度会骤降3℃-4℃,头会晕。而且,突来的冷空气很容易刺激汗毛孔突然收缩,并导致头疼。

  专家支招:加强空气流通

  专家提示: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如果有条件最好把室温恒定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还要经常开窗换气,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开机1-3小时最好关一段时间空调,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自然的冷空气是最好的。如果条件不允许,自己最好每隔一小时到室外的走廊等有窗户的地方换换气,尤其是午休时间要到户外,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因为热就到空调下直吹。一旦感觉头晕、眼花,一定要及时离开空调房间呼吸新鲜空气。

  对于司机来说,如果车里特热不要马上开空调,先把窗户打开排出热气再开空调,温度别开太低,同时最好别抽烟。另外,千万别开着空调在车里睡觉,着凉不说,如果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渗漏到车里很容易中毒。

  易感人群:长时间在中央空调下的办公室、写字楼里工作、学习的人;有偏头疼等大脑神经系统疾病的人;年轻男性;偏胖怕热的人以及司机。

  误区之三:关节、肠胃易受凉

  误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长期吹空调造成的危害,觉得也就是得个感冒、头晕头疼而已,尤其是年轻力壮的人更不在意。殊不知,冷空气对关节的损害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保暖,上了年纪很容易患上关节炎,再治就难了。

  专家支招:洗温水澡多锻炼

  专家提示:长时间在办公室、写字楼里工作,尤其是经常坐着办公的人,不妨在公司备一身长袖长裤的衣服,尤其是年轻女性,膝部的关节最好用毛巾或厚点的衣服加以保护,同时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空调温度别调太低,而且开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关一会,或尽量用自然风制冷。

  下班回家,首先要洗个温水澡,水不要过热,以免刺激神经和关节,然后自行按摩一番,或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关节部位,如果能适当运动,比如跑步、打球、做做瑜伽,当然更好。

  易感人群: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年轻女性;抵抗力差、体质弱、骨质疏松的老人或未发育完全的孩子。

  7.如何防治空调病:

  →夏季,出汗比较多,有汗时进空调房,切记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切勿立于空调风口图一时痛快。

  →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

  →室温宜恒定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出汗后入室,将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

  →使用空调器的房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疾病的污染源。

  →室内空气流速应维持在每秒钟20厘米左右,办公桌切不可安排在冷风直吹处,因为该处空气流速增加将骤降3~4℃。

  →要是长时间坐着办公,如打字、书写、接线等,应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膝部覆毛巾等予以保护,同时注意间歇站起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

  →下班回家,首先洗个温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如能适当运动,当然更好。

  →安装了空调器后要注意,对老年人和婴幼儿应特别小心,因为他们的温度感觉差,体温调节亦差,以免为享受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责任编辑:辜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