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灾后心理反应

2008-06-06 09:1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一种爱的失落感;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心如针扎般的感受。

  灾后人们会出现哪些心理反应?

  无助:觉得自己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

  悲伤: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疏解;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内疚: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

  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强迫性重复回忆:一直想着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灾难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

  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一种爱的失落感;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心如针扎般的感受。

  过度反应:对与地震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失眠,做噩梦,易从噩梦中惊醒。

  身体症状:易疲倦,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子宫痉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心理应激的三类心理问题

  应激反应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急性应激状态,最常见,一般在事件发生后数小时到一天内出现,一天后可缓解,通常不超过1个月。若1个月仍不缓解,且经常出现对恐怖事件的回忆或高度警觉,有意回避有关的言谈、场景,就成为创伤后应激状态(第二类)。该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国外的文献报道在创伤半年内可缓解,国内通常认为需要1年时间才可缓解。有的可持续数年,称为应激后适应障碍(属于第三类)。

  心理工作者能做些什么

  • 1. 无言的陪伴

  • 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其实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

  • 2.无条件的倾听

  • 让被干预者一吐为快,是心理干预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最为重要的步骤,让应急对象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走。

  • 3.无限的关怀

  • 当事人在危机事件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 4.无条件的接纳

  • 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我们可以说什么

  •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 这不是你的错。

  •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很好的反应。

  •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

  • 你是不会发疯的。

  • 事情可能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

  • 你现在不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

  我们不可以说什么

  •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

  •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 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

  • 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等。

  • 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

  • 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

  • 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

  • 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

  • 你会走出来的。

  • 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

  • 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 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实习编辑:魏文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