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第61 往期回顾:

李天旺:为风湿病患者撑起一片天 

居里夫人曾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科里,就有这么一位专家,为了梦想,走上了医者之路;同样为了梦想,他日日夜夜潜心于事业,为风湿病患者撑起一片天,护士站墙上那多不胜数的锦旗正是他多年梦想的见证。

他叫李天旺,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同时他还拥有另外一个身份:风湿家园网站志愿医生。无论是在线上抑或线下,李天旺医生都完美地阐释了医者仁心的大爱之义,真诚为患者服务,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诺言。

从医初衷:“学一门技术比较实在,我喜欢脚踏实地做事!”

在记者的认识中,选择从医道路,无非是与父母的期望、家庭的熏陶抑或是自身兴趣有关。李天旺又是为何走上了这条道路呢?

李天旺出生于农村,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不能给到他任何事业上的指导。

“当医生相对来说比较实在点,做的工作也是我从小所羡慕的,可以说是一个梦想吧!”

而坚定他从医信念则源于另一件事。在李天旺读高三之际,他的父亲不幸身患重病,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一倒下就意味家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病魔肆虐地折磨且愈发猖狂,让李天旺的父亲求医过程变得异常的曲折。家里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令李天旺心理大受打击,成绩也从年级的前十名跌到班里的二十名。

看着父亲魁梧的身躯日渐消瘦,李天旺心痛无比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在眼里。在此期间,学医的念头在他心里进一步地“萌芽”。

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差、老百姓们没有医疗常识,得了病也没能力治,所以李天旺在成长过程中看惯生老病死,感慨良多。

他内心暗自思量,如果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帮助别人多解决一些困难,那该多好啊!

在以前那个年代,管理、金融、外语都比较热门,但为了心中的理想,李天旺毅然选择了辛苦的学医道路,高考如愿考上了中山医科大学。“不管从学风、生源质量,中山医都是非常优秀的学府,我为母校中山医感到自豪。”儿时的求学梦想得以实现,李天旺这棵优质的“小树苗”来到了中山医这片沃土,逐渐成长并生根发叶,终将长成苍天大树。

“学一门技术比较实在,我喜欢脚踏实地做事!”李天旺的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中山医科大学完成,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在中山医附属第三医院担任风湿科医生,李天旺的医生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学术专攻:选择风湿专业因其有“挑战性”

医学的学科众多,风湿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李天旺选择了风湿专业作为毕生的研究方向有其背后的些许故事。

跟其他的男医生一样,动手能力较强的他原本喜欢的是外科,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他留在了中山医的内科。经过一番比较,他最终选择了风湿专业,因为他觉得风湿专业有“挑战性”。

一是风湿研究在国内比较“新”。他认为,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相比,内科其他专科由于发展的时间都比较长,学科发展已比较成熟,这些专科的疾病多数已得到较深入认识,基本可以在诊疗框架内作处理,并非属于疑难杂症。而风湿则大不相同,在国内起步比较晚,较其他疾病更为复杂,影响范围广,异质性大,导致了非常多的漏诊、误诊。

所以,一方面疾病诊断困难导致病人求医之路甚为漫长;另一方面是后续治疗不规范,出现很多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病情控制不好最后导致残废甚至丢失生命,极为常见。

“风湿病的这种现状比较有挑战性,目前很少医生关注这个新的领域,我国在诊治方面也比较薄弱,要改变现状就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李天旺说。

二是风湿病诊治比较“难”。风湿疾病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需要具备深厚的基本功,除了熟悉内科的各种病症,康复科、骨科、影像科、免疫学基础等也都要比较扎实,对医者来说是个“挑战”。

他举例说:“北京协和医院各科出现的疑难病例拿出来讨论,最终确诊的病例有一半以上都是风湿疾病,所以风湿病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很多疾病目前大家尚不了解,甚至没有认识到,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有很多机会和挑战,而且新学科竞争不剧烈,科研上处于开荒状态。”

三是中山三院内科中风湿科实力最“强”。中山三院的风湿科是广东省最强且最具实力的,是广东省的风湿发源地,李天旺的导师古洁若教授等专家均很有名望,所以他觉得选择该专业既有挑战又有前景。

专攻风湿领域的过程中,李天旺得到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留学的机会,这段国外留学经历使其感触颇深。“中国很多东西都是和别人学,比国外晚起步很多年,需要跟别人学习。但中国最近也涌现不少风湿学者,十分敬业,也做了大量工作。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近十年中国风湿病学界的发展比较快速。科研方面,国内虽不如国外条件好,但在病人来源、素材获取上更具优势。”

初到省二:风湿“拓荒牛”一心一意救死扶伤

2012年12月,李天旺来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在这里他开辟了省二医“风湿免疫科”的一片新天地。当时省二医风湿免疫科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切还等待着开发,李天旺作为一名“拓荒牛”,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既要考虑病房的装修工作及设备的添置,又要考虑医护人员梯队的组织建设。然而正在这时,命运又一次跟他较真了。

在新单位上班不到一周,母亲突然病重了,他在忙于开展临床科室组建工作的同时需照顾病重的母亲,操劳与辛苦不在话下,但是他坚持过来了,既承担了儿子的职责,又完成了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

2012年12月27日,这个普通的日子对于李天旺来说,也许永远也忘不了。当天凌晨一点时,母亲病危。在弥留之际,李天旺医生遵照了老人家的心愿,即时护送母亲回家。然而,到家后,母亲走了。

凌晨五点,带着对母亲离去的伤痛,他坐上了前往广州的车,因为他忘不了当天正是自己出门诊的日子。他深知等候他的患者都是从各地过来,看一趟病不容易,在他的脑海里,最重要的除了对亲人的关爱,还有对病人生命的尊重。

一夜的车马劳顿,在面对病患时一扫而光,他聚精会神地问诊、听诊,仔细认真为病号开药方做检查,一如既往地认真完成应尽的责任,他知道这正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送走当天最后一位患者后,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他又回到了家乡,陪母亲走完最后一程。一天内来回奔波1200多公里,没有抱怨,没有责任的推卸,有的却是对责任的一份诠释,对爱的一份担当。

风湿免疫专业是一个跨领域的学科,做好学科研究非常不容易,曾经有一次李天旺医生要进行一项关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机制的研究,需要采集大量的家系样本,于是他跑遍了湖南、江西、福建、广西、海南等省份来采集样本,为能及时准确将采集样本进行整理,往往工作到深夜,废寝忘食。

他的研究视觉独特,力求创新,李天旺医生十分注重结合多领域的优势为患者研制最优的诊疗方法。一位20岁出头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足跟肿痛8年,去过广州多家医院就医,尝试过生物制剂、非甾体抗炎药、中药等多种药物以及针灸、理疗甚至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病情依然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理想,于是李天旺医生尝试结合超声无创检查方法,定位跟腱炎症,运用超声介导下双侧跟腱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克服了并发症多、容易造成跟腱断裂的缺陷。

医护同心:“一丝不苟,工作细致全面,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个学科从成立到完善非常不容易,要经历很长时间的适应,才能正常运转达到最佳状态。李天旺来省二风湿科的时候是独自一个人,在科室成立的这一年多里,他在短时间内把科室梯队基本构建起来,实现相对合理,全体医护在他带动下工作干劲也相当不错。

李天旺对下级医生非常严格,要求他们对工作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马虎。他常教导学生说:“医学就是一个对待生命的科学,稍有一点闪失、疏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觉得一丝不苟,工作细致全面,是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他还要求下级医生常规流程要做够,病人病情要全盘掌握,跟病人的沟通尽可能详细,让医患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从而产生亲和效应。

李天旺身先士卒,全科医护紧跟其后,经过团队的奋斗和开拓,省二医风湿科的名声逐渐显现,在短短的一年期间病人数量“井喷式增长”。月门诊量从最初的两三百增长到目前近两千的数量,住院数也从每月二三十变成如今的一百多个病人出院。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医护的用心诊治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并产生了口口相传的连锁效应,这一切离不开李天旺的用心经营。

“他们在这里住院感觉到舒服,感觉到疗效,感觉到态度,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关心。虽然我们的环境比其他医院差,空间不够,走廊狭窄,周围环境又吵,但是病人出院后还是不断地给我们介绍新的病人。这说明,人性、人情上的关怀,跟治疗疾病同等重要。”

心系患者:“这么多年来,凭良心去做事,是底线。”

李天旺从医十余年,始终坚守自己当初的诺言:“做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备优良的临床技能,更需要有爱心,同时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我一直都要求自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每一个患者,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对于患者的问题,我从来不会敷衍应付。”

由农村出来的李天旺医生深知农村病人的艰辛,每次遇到从农村出来,家庭贫困的病人,他都会亲切地关心钱是否够用,交通是否方便,常常自掏腰包为来自贫困地区的病人解决部分药费与车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了所遇到的每一个病人。

2013年5月一位24岁的病患来到了李天旺的门诊,几年前他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近段时间由于病情复发,他通过网络找到了李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李医生了解到他的境况与难处,病人的家庭并不富裕,虽有一份保安的工作,但父亲已过世,还有老母亲要赡养,而这种病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痊愈的,经济上的困难可想而知,看到病人焦虑的神情,李医生二话不说地将身上的钱给他支付了检查费。给病人垫付检查费这种做法对于李医生来说并不是新鲜事,2013年4月,一名强直性脊柱炎的潮汕患者,家庭环境困难,难以支撑医疗费,于是李天旺发动了科室为其捐款,为病人垫付了部分医药费,顺利完成了治疗。

当记者问及给贫苦病人垫付医疗费,甚至动员整个科室为病患捐款一事时,李天旺显得很低调。

“偶尔确实做过这种事。病人走得很远,有些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环境很糟糕,家庭负担比较重,要掏钱买药不够钱,我们会临时接济。部分值得帮、比较配合、确实比较可怜的病人,我们会从人道主义出发,做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患者。比如科室一起捐钱,或者动员全社会来帮忙捐钱。” 有些特困患者需要比较昂贵的药物,李天旺也会通过一些慈善项目帮他们申请。

然而医生不是无所不能,富可敌国,他同普通人一样是赚工资养家糊口的,所以长期如此并非易事。风湿疾病一个月的治疗费高达几百元,国家慢性病补助只有一百五十元,不能完全解决特困患者的燃眉之急,而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尚不完善。李天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的医保保障会越来越好。

他谦虚地说道:“我做的只是一点点。这么多年来,凭良心去做事,是底线。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是心地很善良的,如果有能力都会去帮助其他人。”

心灵导师:无论线上线下都是病人的“定心丸”

为了能与身在异地的患者及时沟通,李天旺开通了博客、论坛。自2008年开通博客以来,患者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认真详细地答复,并将自己的出诊、停诊时间一一公示出来,当病人问及联系方式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手机号码公开,并没有因为是隐私,而有所隐瞒,他对于病人来说就是一颗“定心丸”。

一位患病11年的病人曾在李医生的博客上跟帖留言“自从有了这病后,只要有一点不舒服心里就会很着急,而每次去了您那儿看一下,就会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放下心来。”

他对工作的热诚,对病人的关怀,是众所周知的。2009年,一位来自湖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双侧足底、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在当地门诊、县医院治疗后,症状无好转,求医于广州某大医院,病情依然没有缓解。后来他通过网络联系上了李天旺。某一次到长沙学习的机会,李天旺主动联系上了患者,由于行程紧迫,当天深夜十二点下飞机后,他还来不及休息,就与患者见面,为患者认真分析病情,这给了患者极大的安慰与力量。后来患者经过他的治疗后,病情短期内就获得了缓解。

李天旺对病人的关怀不仅仅体现在身体治疗上的无微不至,更体现在心灵抚慰上的真挚诚恳,可以说,他是病患的心灵导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是一个漫长的拉锯战,病人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李天旺医生特别注重与病人的心理沟通,对待每一个病人都像是认识了多年的朋友一样,引导病人说出心中的顾虑,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而平时见面,无论是在门诊抑或是病房里,他都会耐心地将隐晦的医学名词通俗易懂且形象地解释给患者听,同时亲切地询问病情,聊聊家常,像亲大哥般体贴亲昵。有时候有些病人不听话,不按医嘱去做,病情反复,李天旺甚至比病人还要着急。

新病区开设不足半年,病人送过来的锦旗已挂满了护士站的两面墙壁,面对一面面锦旗,李天旺如数家珍,对锦旗背后的故事津津乐道,这不仅代表一种荣誉,更是他与病人亲人般关系的一种见证:“这是增城的一位患者送过来的,当时他去了很多地方看都不见效,最后别人介绍来看我……;这位病人跟我都认识十多年了……” 说不完的心声,道不尽的情义。(采编:余渭霞 通讯员:高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网友评论

5, 1, 20
总共有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居里夫人曾说过“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科里,就有这么一位专家,为了梦想,走上了医者之路;同样为了梦想,他日日夜夜潜心于事业,为风湿病患者撑起一片天,护士站墙上那多不胜数的锦旗正是他多年梦想的见证。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