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疾病 > 免疫性疾病 > 正文

受人冷落的“超敏性血管炎”

2008-10-15 05:3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超敏性血管炎又称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病变主要侵犯微静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在血管壁有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白细胞核破碎及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常继发于药物及化学品的变态反应或为感染、肿痛、其他弥散性结缔组织病及冷蛋白血症的症状之一,但原发性病理也不少见。

  超敏性血管炎常继发于药物及化学品的变态反应或为感染、肿痛、其他弥散性缔组织病及冷蛋白血症的症状之一,但原发性病例也不少见。

  临床主要表现是各种皮疹,如麻疹、斑丘疹结节、紫癜、阏斑、大疱、坏死性溃疡、有时也侵犯全身,引起间质性肾炎心肌炎、肝炎等。

  疗法 :去除过敏原,治疗基础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对治疗药物过敏有效,但治疗原发性超敏性血管炎不一定有效,因此有时采用秋水仙素、硫砜,吲哚美辛、环磷酰胺等治疗。病变一般呈良性或自限性经过。

  本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所见,因此诊断较困难,若皮肤活检有血管炎表现,且能找到诱发药物或化学品,脱离诱因后于数天或数周内消失,可以诊断。

  美国 1990 年超敏性血管炎分类诊断标准为:

  ①发病年龄>16 岁。

  ②发病前服药史。

  ③隆起性紫癜,压之不褪色。

  ④斑丘疹(一处或多处皮肤大小不等、扁平、突出皮表)。

  ⑤皮肤活检示微动脉或微静脉血管壁或血管外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以上5项中具备3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超敏性血管炎。但有些患者找不到诱发因素,而症状持续不减,呈慢性经过者,常需与过敏性紫癜、冷球蛋白血症、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炎等鉴别。

(实习编辑:戴月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