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的口耳相传中,专家意味着拯救、希望、重生。在同行眼中,专家意味着荣誉、权威。而在现实中,专家意味着什么?专家何以成为专家?请关注仁心栏目,我们将呈现一幅“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名医群像,为您讲述那一个个荣誉与光环背后的故事。

每天只有看完了自己的病人,任春娥心里才踏实。每一次出诊看病,她要求看着病人的眼睛说话,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

首页上一页1234568下一页尾页

“送子观音”任春娥

 

13693例难治性不孕夫妇成功助孕

269对高龄失独夫妇有了自己的宝宝

数万字的门诊日记

……

每一串数字背后,都是任春娥用质朴的初心和踏实的行动诠释着医生的坚守与责任。三十二年,行医,她用精湛的医术为万千家庭带来了幸福,用大爱之心温暖病人,成为无数患者心中的“知心大姐”、“好妈妈”!

有舍,才有得!

任春娥出生在农村,跟着姥姥长大。在她高三毕业那年,姥姥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当时农村缺医少药,根本不清楚是啥病,直至多年从医后回想起来,姥姥应该是肾脏出了问题。”任春娥表示,正是出自对亲人的一种朴素感情,也是在高中班主任的建议下,单纯的她报读了山东医科大学,从此与医学结下不解之缘。

1987年大学毕业后,任春娥被分配到潍坊医学院,先后干过妇科、产科。凭着一股不认输的干劲,刻苦专研,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1997年,她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率先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填补了该院妇科微创手术的空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

她既是医者,也是教师。三十二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本科教学一线,六十多本备课记录上留下了几十万字的教学笔记,数不清多少学生是因为上了她的课而萌生了对妇产科巨大的兴趣,在她的引领下从事了妇产科的诊疗和研究。任春娥经常鼓励医学生要自立自强,要将临床和科研相结合。

随着医院的发展,2000年,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决定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任春娥被遴选委派学习新技术。当时她在妇科领域已小有名气,但她不计较个人得失,欣然放下妇科专业的成就,在陌生领域一切从头开始。

在任春娥的人生字典里有个重要的词叫“舍得”,有舍,才有得。她一脚踏进生殖医学的门槛,一头深扎进去,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自我成长,收获了很多快乐,也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2001年她带头组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同年就带领团队创造了潍坊地区四个首例(首例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后妊娠;首例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首例供卵移植后妊娠;首例辅助孵化后妊娠)。

“在妇科,我治疗的是一个一个的病人,而在生殖医学治疗不孕症,涉及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家族。”她说,看到一个个不孕不育症患者,在自己手里成功怀孕,这种成就感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目前,中国的不孕症发生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且国家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 生殖医学这份工作让任春娥越做越有使命感,任重道远。

每天只有看完了病人,心里才踏实

在山东潍坊,“任春娥”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有关生育的疑难杂症,找她准没错,不但医术好,人还特别好。许多患者亲切称她为“送子观音”、“送子娘娘”。

“任医生,你看,这个宝宝是你的作品!”潍坊常住人口接近千万,但任春娥走到哪儿都可能遇上“熟人”。这不,逛超市买水果,她就遇到了昔日的病人——推着婴儿车的“二胎妈妈”热情地向她打招呼介绍宝宝,表达心中的感恩、感激。

每当这个时候,任春娥感觉自己作为医生,特别幸福,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曾有人问任春娥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生殖科医生是做什么的?她说:“用通俗的话说,我们是‘造人’的,通过‘造人’来实现无数家庭的幸福。”

截至2017年底,她带领团队使13693例难治性不孕夫妇成功助孕,其中有269对高龄失独夫妇又拥有了自己健康的宝宝,为高龄失独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

来找任春娥看病的患者,很多是经由医生或患者口耳相传推荐而来的,还有不少是过来复诊的。她一天至少要看七八十个病人,经常是一出诊连续六七个小时不停歇,没有时间好好吃午饭,就简单以一杯水两个肉夹馍对付过去。

除了门诊,她几乎每天都有手术,术后还要为病人做心理疏导。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是这位56岁铁娘子的常态,难道真的不累吗?

她说:“每天只有看完了自己的病人心里才踏实,这已经成为三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想起病人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就觉得没有理由停下来。”

与病同行,亦与心同行

在患者眼中,任春娥是一个特别会开解病人的医者,确切来说,她总是能从细节为医学增加温度,让病人感受到真诚的善意。

34岁的李桐,第一次怀孕到五个月时,胎儿脐带绕颈窒息;第二次怀孕,32周因妊高症做了剖宫产手术,命是保住了,但孩子不幸了流失。两次的打击,让她憔悴不已。

任春娥在日常诊疗中,不仅要求自己看着患者的眼睛进行交流,适当的时候还会握住他们的手。

面对眼前这个瘦弱的姑娘,任春娥心疼地握住了她的手:“妹妹,你要孩子经历的都是概率极低的意外,你真是受苦了。”

李桐的丈夫听到医生这话笑了,也许这个笑更多的是苦笑,但任春娥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便抬头对她爱人说:“小伙子啊,你不要笑,你媳妇为了你们家,为了给这个家生下健康的孩子,吃尽了苦头,你该好好疼你媳妇才行!”

话音未落,李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开始抽泣。任春娥一边递纸巾给她,一边安慰。在制定好治疗方案,嘱咐好用药注意事项,临走时又对夫妻俩说:“小伙子,回去好好照顾你媳妇,为你当爸爸提前演练一下。”听了这话,李桐破涕而笑。

李桐和丈夫离开诊室后,过了几分钟又推门而进,她上前深深鞠了一躬,“任大姨,今天无论如何我也要给您鞠一躬。你就像我的娘家人,你能明白我心里有多疼!”

“如果患者承受的那些痛能在我这里释放一些,她们在家庭中的压抑和焦虑就会爆发的少一些。”在任春娥看来,作为一名医者,有时候更像是与患者一路同行的人,不但要与他们的病同行,更与他们的心同行。

任春娥的病人当中,有一群特殊的妈妈——高龄失独妈妈,中年的丧子之痛把整个家庭都推到了深渊,她尽自己所能为她们拨开阴霾。

43岁的李淑芬,18岁的儿子因车祸去世,因为卵巢功能储备不好,愁容满面来来就诊。细心的任春娥注意到,她腿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李淑芬告诉她,那是跟孩子一起经历的那场车祸后留下的。

这时,任春娥同样握起她的手,说:“我也是一个妈妈,我能理解一个母亲失去孩子的那种痛,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调整你自己。”

李淑芬默默地低下头,双手的手指摩挲着,牙齿紧紧咬着唇。任春娥继续开解说:“你想哭就哭出来,不要忍,把心里的痛都释放出来,你才能真正放下。”

正如特鲁多医生所说,“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坚持写医生日记,让治疗方案有人情味

“您觉得什么是医者仁心?” 按照《仁心》栏目的惯例,39健康网问了任春娥这个问题。

“大医精诚就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解读,”任春娥表示,医生首先是人,要讲品德讲修养,应该有职业道德,不仅对病人有悲悯之心,看到病人的痛苦且能感同身受,还要想方设法为病人解除病痛。

熟悉任春娥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特别的习惯——隔三岔五她就会翻开日记本记录下这一段时间的诊疗感受。

在她的日记里,有高龄失独家庭的惆怅,有高位截瘫患者的期盼,有面临复杂家庭矛盾的纠结……许多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落在了她的笔端,这份日记被她称为是“叙事病历”。

为什么坚持写门诊日记?任春娥表示,写日记的时候,会让医生转换视角,真正走进患者的世界里。比起单纯从医生的理性角度出发,兼顾感性的日记方式,制定出来的治疗方案更适合病人,为病人最容易接受,疗效更好,促进医患和谐。

她曾经接诊到一对44岁的失独夫妻,按照一般医疗本无治疗意义。因为在44岁这个高龄,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极其难以怀孕。只见女方一脸愁苦坐在她的面前,男方极其瘦弱的身躯,倚靠在墙边,眼神望着地面似乎不敢与她直视。

“他们唯一的孩子,上大学打篮球猝死了,妈妈稍微表现得坚强一点,爸爸完全被击垮了。”任春娥于心不忍,决定竭尽所能帮助这对可怜的夫妻,而当务之急是要让他们慢慢走出伤痛,接受现实。

她拿出一张纸开出治疗心病的药方,一笔一划地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对这位父亲说:“你过来看,这个人,是一个撇,一个捺,你妻子是这个撇,你就是这个捺,你们两个需要互相支撑才能成为一个人,也只有你们两个互相支撑起来,你们底下才能再加上两个小人,“三”个人才能形成一个众,才能是一个家啊。”说完,给他开了必要检查。

听了任春娥的一席话,这位父亲显然受到了触动,面部肌肉不再那么紧绷。

大概两点四十左右,门诊接近尾声,夫妻两又返回诊室。由于任春娥要赶火车去天津出差,助手连忙问:“用药情况不明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解答。”

“不是,我们没有问题……”这时候,只见这位母亲鼓足勇气上前一把抱住了任春娥。临走时,这位父亲则深深鞠了一躬,在他直起身的时候,跟医生的眼神是对视的。那一刻,任春娥知道,这个男人重新振作起来了。到了天津当晚,她就写了这个故事。现在这对夫妻通过做试管婴儿,已经看到了希望。

尝到甜头的任春娥,在团队中推广医师日记,不限数量。门诊日记有助于培养年轻医生的同理性,做到和病人共情、共鸣,从而制定出更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在同质化医疗面前,很多年轻医生的治疗方案也对,但就缺那么一点点人情味。

她常常对身边人说,“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以一个单纯的‘人’的身份,探看另一个身患疾病的‘人’时,你们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也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

注:患者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感谢山东潍坊医学院生殖医院贺秋实同志对本文的帮助!

撰稿:叶芳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