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疾病 > 脑和神经疾病 > 正文

急性液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成因及诊治

2008-05-28 15:1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急性液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成因及诊治。

  1 发病机制

  常见的硬脑膜外血肿的出血,主要来源于脑膜中动脉损伤,而急性液性硬脑膜外血肿其出血,主要来源于颅骨的板障静脉损伤,其次为头皮血管损伤。血肿成液态的成因:板障静脉出血可直接积聚于硬脑膜外腔,也可通过骨折裂隙及破裂的骨膜进入并积聚于帽状腱膜下,由于脑搏动及头皮血肿的人为挤压,颅内颅外积血通过骨及骨膜裂隙相互对流,流动的积血通过骨膜的腹膜样去纤维作用,以致血液不凝、血肿成液态,这是主要成因;其次头皮损伤以及帽状腱膜受血液刺激,大量渗液进入血肿中,稀释血肿并成为血肿的成分,使之积血变淡、凝血功能下降,故血肿呈液态。

  2 诊断

  本病多见于儿童,受伤当时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原发性昏迷时间较短,大多数在伤后2小时内。有意识者表现为头疼,大多伴有恶心、呕吐,当头皮血肿加压包扎后,症状加重,解除加压包扎后症状减轻为其特征。头皮显著肿胀是本病最早最显著的体征,神经系统体征出现较晚,常在受伤24小时以后出现,表现为头部着力点对侧肢体肌力障碍伴锥体束征(+),晚期出现伤侧瞳孔散大等脑疝症状,但较少发生脑疝。X线对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图像表现为双凸镜形异常密度影,和常见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相似,但密度相对较低,CT值在20~50Hu之间。伤后3天内,一旦颅骨骨折处出现帽状腱膜下血肿伴该处颅骨内板下CT双凸镜形近等密度影即可确诊。

  3 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于伴有神经系统体征常见的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多选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便彻底清除血肿和止血;而对于急性液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治疗,关键在于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其治疗方法较为简单,大多数无需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仅行颅骨钻孔血肿引流即可,少数病人仅通过头皮血肿穿刺抽液即可治愈。起初笔者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在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时,发现血肿成液态且较血液为淡,颅骨钻孔后血肿自行溢出,骨瓣开颅后硬脑膜外几无血肿残留。经数例此类手术,认识到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此后采用简单的手术方式。对血肿量大于30ml、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脑疝时间少于2小时而无脑挫伤出血者,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对血肿量小于30ml、无神经系统体征者,采用头皮血肿穿刺术;但是,对于伴有中重度脑挫伤或脑内血肿、脑疝时间长者,仍需采用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为宜。

(实习编辑:陈俊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擅长慢性硬脑膜外血肿专家更多
  • 张坚良副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普通外科及脑外科,开展钻颅碎吸治疗慢性硬脑膜外血肿,获市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