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的口耳相传中,专家意味着拯救、希望、重生。在同行眼中,专家意味着荣誉、权威。而在现实中,专家意味着什么?专家何以成为专家?请关注仁心栏目,我们将呈现一幅“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名医群像,为您讲述那一个个荣誉与光环背后的故事。

诊室里的另外一组刚进来病人也是老年人,汪芳趁机做起了小科普:“是这样的,正好你们几位年龄比较大,一般来讲,我们希望血压控制在120 和80以内,越年轻越要维持.......”

首页上一页1345678910下一页尾页

“心脏守护人”汪芳

 

周三,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对于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来说,这一天繁忙而充实。

早上八点,她准时来到门诊六楼18诊室,开启每周的专家门诊日;下午五点,她撰写编辑好的科普文章,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汪芳心视界”,按时发送到上万名读者的手机里;晚上七点,她与自己组建的杰凯健跑团跑友抵达约定地点,又一次探索新的跑步路线。

从医32载,汪芳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多次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并成为主要课题负责人,发表了许多著作及论文。但她坦言,在刚开始做住院医师时也曾抱怨工作累,休息少,有过一丝悔意,甚至想过离开这一行,“二三十年前做医药代表还挺好。”

当她选择换个角度看世界后,汪芳说,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了,“如果让我重新选,我还是会选择做医生。”

她让患者心安

心血管内科是一个与“心”有关的科室。病人的心情常常随着心跳快慢、血压高低而起起伏伏,有人担心血压控制不好,有人纠结要不要换药,有人焦虑是否要放支架......

在汪芳这里,病人的这些情绪总能在她的耐心倾听与细致讲解中一点点被化解。

“没事,别太着急。”

“咱先调整吃药的顺序试试看。”

“对,您的思绪很清楚嘛。”

面对眼前这位独自前来的多遍大声重复问题所在,情绪略显激动的老人,汪芳依然不紧不慢,耐心地安抚着她。一旁的助理则有些替汪芳着急,她拉下口罩,小声地对39健康网说:“我们主任是不是很有耐心?”

看病结束后,老人吐槽起排队太久和挂号难的问题,汪芳也赶紧安排助理,让助理告诉老人什么时候最容易挂上号。

后来,汪芳还跟助理和39健康网笑称起来,这绝不是她遇到的过最焦虑的病人。

“排队两小时,看病三分钟”的尴尬遭遇在这里不会出现,汪芳将上午的门诊数量控制为15个,留给每一位患者足够的时间,倾听他们的感受,给予专业的判断。当然,一旦碰到要求“加号”的病人,汪芳还是会不忍心,“能加就加”。

“同事老批评我心软没原则,但......还是能帮就帮吧。”汪芳笑着说。

采访当天,39健康网跟着汪芳在门诊室待了一个上午,不少病人的沟通时长在10分钟左右,有的患者问题繁复,病情复杂,就诊时间甚至达25分钟。

老刘是汪芳的老病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跟着她看病有三年了。在此之前,老刘也看过不少名医,但自从在汪芳这里就诊后,老刘没有换过医生。

“以前看的医生也是名医,但会呲儿我,我心里不好受”,老刘告诉39健康网,他其实就是想寻求医生的帮助和安慰,希望医生不仅专业过关,还能给患者解释得透彻明白。

在跟诊过程中,39健康网恰好目睹了一场诊室里的科普小课堂。

老李在一次线下的健康科普讲堂上知道了汪芳,“感觉她水平不错”,便带着老伴儿来找汪芳看病。看完病后,老李拿出手机上的科普小视频请教汪芳,想知道视频里关于血压控制的范围说法是否正确。

诊室里另外一组刚进来病人也是老年人,汪芳趁机做起了小科普:“是这样的,正好你们几位年龄比较大,一般来讲,我们希望健康人血压控制在120 和80以内,特别是初发的年轻人,而老年人如一般情况好,经检查没有颅内、颈动脉明显狭窄、又能耐受(无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的话,如能将血压维持在135/85以内当然是很好的呀。所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我知道答案了,你给我解决了问题。”老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并给汪芳道谢。

“嗯,挺好,钻研不错,确实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0平米左右的诊室在这一刻好像与冷冰冰的医院隔绝开了。

她越做“医生”越喜欢

上午门诊结束后,39健康网提出想跟汪芳聊聊她的从医经历,话题自此打开,思绪一下子穿越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成为一名医生,对于汪芳来说,“是继承了父母的衣钵”。

她从小就跟着当医生的父亲在医院里长大,从在值班室里喝奶,到咿呀学语,再到敢用银针试着扎自己,汪芳原以为人生唯一的梦想就是成为医生。没想到中学的时候,一颗文艺的种子被播撒在心田。

“我那时语文成绩很好,作文经常登上《湘潭日报》,本来想学文,但父母没同意。”

走上学医的路意味着要活到老学到老。汪芳现在想想,从“自律”和“不断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条学医之路选的也没错。

1987年,汪芳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医院。回忆起刚毕业那会儿的住院医生活,汪芳坐直了身子,拿起茶杯,“有过悔意,要不断学习,又很累,各种各样考试,没有节假日,每天都要写病历。”

但说起那时的医患关系,汪芳满眼欣喜,语气里多一分怀念。“那时我们住院医和病人关系更亲切,就坐在病床前,跟他们唠嗑,一起嗑瓜子,很多病人成为了朋友,虽然初来乍到,北京反而成了故乡。”

汪芳擅于换个角度看世界,这也是她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一个秘诀。当医生的职业焦虑愈加明显,医生的孩子不学医,医学院的学生忙着换行业时,汪芳说,逃离这个职业的人可能只看到了辛苦的一面,没有看到获得的一面。

汪芳享受这种获得感和满足感。她从北京医院考到阜外医院做研究生,学习工作了五年,毕业后又回到北京医院时,有病人也跟着她跑;三年前来找她看病的人,从当初焦虑得走来走去变得乐乐呵呵的;她的用心诊断和治疗,一次次得到病人用心的反馈。

这些,被汪芳称做医患之间的“双赢”。尤其在当下,焦虑情绪普遍蔓延,她说,作为医生,不仅仅要从疾病上给予治疗,还要在沟通方面给病人带来愉悦的体验。

“我的乐观会影响病人,反过来病人好转也会让我开心。”

她热爱生活

对工作的态度也延伸到了汪芳的生活里,她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与感悟、开设微信公众号、出书、成立基金会、组建跑团,汪芳将对生活的热爱一一投射在这些活动中。

曾跟着汪芳一起做过实验项目的田鑫对39健康网直呼:“是我的女神。”

用于科普和分享心内科医学知识的微信公众号“汪芳心视界”已走过五个年头,汪芳把这里当作是门诊的延伸,病人遇到的最多的和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成为她写科普文的素材来源,一旦有病人再问起相同问题时,“让他们去看文章,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里也渐渐成为连接汪芳与患者的一座隐形的桥梁。公众号每周三更新,有一次忙不过来,迟了一天才更新,当晚就有老患者发来慰问:哎呀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怎么没有更新?

“听到这种关心,我更不忍心停下来,再忙也坚持下来。”每两年,汪芳还会整理一下文章,就像门诊日志或者行医记录那样编辑出版,目前已经出了《汪芳说:血管清爽活百岁》和《别让你的血管比你老》两本书。

在某购书网站,39健康网看到有读者评论:看过汪芳老师的电视节目,也带父母去挂过她的号,非常喜欢她,她说话很爽利,对于吃药或疾病的问题,她也总是耐心地讲,不教条很有温情,看到她出书了,一定支持。

对于中学那个爱好文学的小汪芳来说,这大概是以另一种形式让那颗文艺种子开花结果。

跑马拉松则是汪芳对抗疾病的一种方式,在此之前她根本无法完成长跑。两年前,汪芳因长期高压工作积累,查出患有高血压,健身没有坚持下去,却在朋友的陪伴下,完成了人生第一个10公里。“那天比喝大酒还开心,我还发了朋友圈。”

10公里之后就是半马,再接着就是全马,汪芳说,自己已经沉迷于马拉松的魅力之中。后来她干脆成立自己的跑团,把这种对待生活的热情传递给身边人,她带着朋友、基金会成员,甚至患者开始跑步,最多的时候跑团有六七十人。

上午门诊的最后一个病人就是跑团的一员,开完药,汪芳催促着他:快去群里接龙,晚上七点开跑。

仁心首先要具备大爱心

“在您看来,医者仁心中的‘仁心’是什么?”39健康网依照惯例抛出这个问题。

汪芳不假思索,这个范围很广,但第一要具备大爱心,第二要有一定的医术。

她接着解释,“爱心”指的是要对病人感同身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汪芳说,自己从医以来从未发生过医患矛盾,“因为我向来特别理解他们。”

她坦言自己曾带孩子去看医生,懂得作为患者生病时,内心的那种焦虑情绪,和对医生的强烈需求。

而医术则需要医生不断提高水平,让病人看好病。同时,她认为医德与医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医生付出了其实也是在得到。”

此外,语言的通俗易懂,做到科普化和生活化也同样重要。“要让人听得懂。”

在汪芳的门诊和科普中,你总能听到她对于心脏的那段形象比喻:

我们的心脏好比是一间房子,有门有窗有间隔。心电图看电路是否通顺,心脏彩超看房子是否结实、门窗密封好不好、墙壁是否结实、有无破损,冠脉螺旋CT和冠脉造影看水管堵没堵。

而汪芳就是这间房子的“守护人”。

注:患者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撰稿:杨乔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