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2例分析

2008-05-25 11:4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多以非特异的消化道症状而就诊,钡餐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淤滞。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多以非特异的消化道症状而就诊,钡餐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淤滞。我院自1983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12例,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住院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其中男1例,女11例,年龄18~50岁,平均23.6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0年,平均3.4年,多数患者为慢性间歇发作。

  1.2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中,出现上腹饱胀隐痛者8例,恶心呕吐6例,5例可因变换体位而症状减轻,7例体质消瘦呈无力型,2例伴有胃下垂,1例合并有胃肠神经官能症,上腹或脐周压痛者7例,3例可见胃型或胃肠蠕动波,5例肠鸣音活跃。

  1.3 辅助检查 12例患者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有压迹,近端肠管扩张,钡剂停留时间长。5例有典型的“刀切征”,3例有十二指肠逆蠕动,7例为无力型胃,2例有十二指肠憩室。5例患者改变体位(膝胸卧位或俯卧位)可见钡剂向下流动,淤滞状态缓解。此组病例有2例同时行腹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显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较正常小,1例在外院做薄层腹部CT检查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23°。十二指肠降部肠管内可见积气,8例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降部以下梗阻,明确有外压改变,发现有十二指肠憩室改变者2例,胃十二指肠炎5例。

  2 治疗与结果

  12例患者首先行内科保守治疗,给予营养支持疗法,应用胃动力药,症状严重者应卧床休息,暂禁食,静脉营养,必要时全胃肠外营养,症状缓解后过渡到胃肠内营养。嘱患者少食多餐,餐后膝胸或俯卧位,加强腹肌锻炼,对症治疗等,9例治愈出院,1例因疗效不明显而给予针灸治疗,针刺梁门、中脘及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5次后症状缓解。2例内科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上可引起十二指肠淤滞症,多为十二指肠的良性病变。好发于体质瘦弱的中青年女性。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配合上消化道造影、腹部血管彩色超声或薄层CT等项检查。钡餐造影检查时若发现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压迹呈刀切状或笔杆征,十二指肠近侧端有肠管扩张,钡剂停留时间长,改变体位(俯卧或膝胸卧位)可见钡剂向下流动,淤滞状态缓解;X线透视下受阻近端十二指肠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逆蠕动波出现,或看到幽门松弛,钡剂反流,形成钟摆样运动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若配合腹部血管彩超或薄层CT等项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应注意鉴别十二指肠外的肿瘤囊肿等压迫所造成的十二指肠水平段梗阻,此时上消化道造影多表现为肠腔狭窄,少出现“刀切征”,必要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等进一步明确病变。近年来腹腔薄层CT及血管重建显像的应用为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

  国内文献钱氏 [1] 报道77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3.9岁,与本组到23.6岁相似。国外Hutchinson等 [2] 报道其治愈率为100%,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本组资料有9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配合针灸治疗后痊愈,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率也为100%。

  本病因缺乏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临床上遇到慢性不典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想到本病的可能,需进一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实习编辑:钟少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 十滴水胶丸

    健胃、祛暑。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详细]

    去看看 ¥8.0
  • 达立通颗粒

    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详细]

    去看看 ¥42.39
  • 西沙必利胶囊

    1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道不适,但X线、内窥镜检查阴性的症状群,特征为早饱、饭后饱胀、食量减低、胃胀、过多的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的主诉(上腹部灼痛)。2胃-食道反流,包括食管炎的治疗及维持治疗。3与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的假性肠梗阻导致的推进性蠕动不足和胃肠内容物滞留。4为恢复结肠的推进性运动,作为慢性便秘病人的长期治疗。[详细]

    去看看 ¥24.0
擅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专家更多
  • 雷志盛副主任医师长沙市中心医院

    擅长领域:普外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肝胆、胃肠、乳腺甲状腺等普外手术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