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防治胆囊炎的美味羹汤

2009-08-07 05:0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鸡骨草红枣汤 原料:鸡骨草60克,红枣10枚。 制作:上料洗净,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即成。 食法:食枣喝汤,每日1次。 功用:利胆排石,清热解毒。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一、鸡骨草红枣汤

  原料:鸡骨草60克,红枣10枚。

  制作:上料洗净,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即成。

  食法:食枣喝汤,每日1次。

  功用:利胆排石,清热解毒。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二、青豆烩鸭羹

  原料: 鸭胸脯肉100克,青豆150克,鲜菇50克,猪骨汤500毫升,调味品

  制作: 鸭胸脯肉洗净,入锅煮熟,捞出沥干水分,切成丁;鲜菇洗净,切成丁,与青豆同入开水内滚过,置漏勺内;另起锅,放入猪骨汤、青豆、鲜菇丁、鸭肉丁,待滚片刻,入精盐、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倒入汤盆内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

  功用:利胆祛湿,活血降脂;用于胆囊炎、湿毒甚者;青豆即黄豆未成熟时种子,内含多种氨基酸,尤其含有皂草甙,能减少体内胆固醇,利水行气,活血解毒,与鲜菇、鸭肉相伍,其祛湿益气作用更强。

  三、麦芽参苓牛肚汤

  原料:生麦芽100克,党参、淮山药、茯苓各50克,陈皮、八角、茴香各6克,牛肚500克,生姜、红枣适量。

  制作:牛肚浸透,洗净,切块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煲半小时,再入其他原料煲2小时,调味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每天1次,连服1周。

  功用:健脾,开胃,利胆;用于慢性胆囊炎脾胃虚弱者。

  四、玉米须白茅汤

  原料:玉米须、白茅根各30克,红枣8枚。

  制作:上药洗净,红枣去核,以清水浸泡1小时后,用小火煮40分钟,去渣即成。

  食法:吃枣喝汤,早、晚空腹食之;每日1剂,连服1周。

  功用:利胆排石,清热健脾:用于胆石症胁腹胀痛,口苦厌油,发热等。

  五、猪蹄汤

  原料:猪蹄1个,调味品适量。

  制作:猪蹄去毛,整理干净,剁开呈两半,入锅内加水适量及油、盐、酱、醋等煮汤至蹄熟。

  食法:佐餐食用。

  功用:疏利肝胆,化石排石;用于胆石症。

  六、乌鸡萝卜汤

  原料:生鸡肫皮30克,白萝卜250克,乌鸡1只(1000克左右)。

  制作:鸡肫皮、萝卜洗净;乌鸡宰杀,去毛及肠杂,切块,共入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炖至烂熟,去鸡肫皮即成。

  食法:吃鸡肉喝汤,少量多餐,分几天食完。

  功用:益肝利胆。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胸胁隐痛,神疲无力,口干眼花等症。

  七、山楂牛肉汁

  原料:生山楂、陈皮、胡椒、川椒各10克,生姜3片,鲜瘦牛肉500克,酱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牛肉剔洗干净,切成大块,与其他用料同入锅内加水,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烂,用漏勺滤取肉汁,加入调味品即成。

  食法:每次吃50毫升,食用时撒少许芫荽;每日或隔日1次。

  功用:健胃消食;用于胆道手术胃虚纳差者。

  八、大蒜豆腐鱼头汤

  原料:鲜大蒜90克,豆腐100克,鲜鱼头2个(约500克)。

  制作:大蒜去衣,洗净;鱼头洗净,与豆腐分别下油锅煎香;再入大蒜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煲半小时,调味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每周3次。

  功用:利胆和胃,下气辟秽。用于慢性胆囊炎脘胀满痛,纳差,口苦等。

(实习编辑:郭婷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慢性胆囊炎
擅长慢性胆囊炎专家更多
  • 周毅主治医师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各种疾病,擅长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胆囊炎,胆系结石,急慢性胰腺炎,便秘,各种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擅长胃镜、肠镜各项检查及各种镜下治疗。

  • 李白云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急慢性胃炎、溃疡玻?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等消化科疾病及诊断治疗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 王祥礼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胆囊炎、肝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前列腺炎、心血管病、血管神经性头痛、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病症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