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2007-08-23 12:55: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

  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铁在体内的代谢
  正常人体内铁的含量为35~60毫克/公斤。 其中65~70%存在于循环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甲,25~30%为贮存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肝、脾、骨髓等)中,约5%存在于肌红蛋白及各种含铁的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中。在血浆中转运的铁仅占0.1%左右。人体需要的铁来源于食物和;衰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一般食物中所含的铁仅约5~10%能被吸收。植物中的铁盐吸收率低,而肉类中,铁吸收率高。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同时食入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以及胃液中的盐酸均有利于铁的吸收,而食物中的磷酸、草酸,植酸则有碍于铁的吸收。铁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进行。肠粘膜细胞有调节铁吸收的功能。这种细胞寿命为2~3天,在肠腔和血液之间形成一暂时保存铁的地带。在体内铁过多时,大量保存铁的肠粘膜细胞在肠腔内脱落排出体外,使铁吸收减少。相反,在缺铁和造血功能增强时,铁通过肠粘膜进入血循环的量增多。
  从肠道吸收的铁进入血浆后,与一种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结合,被输送到组织中贮存或至骨髓中参与造血。在正常情况下,约有1/3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结合的铁就是血清铁含量。其余的2/3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上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称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铁与血清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值称为血清铁饱和度。
             不同年龄小儿血清铁、铁结合力和饱和度的正常值

年  龄      血 清 铁(微克%)      血清未饱和铁结合力 (微克%)     血清总铁结合力( 微克%)    清铁饱和度( %)
                 均 值   范 围             均值  范  围                                   均 值  范  围                    均 值     范 围
   
1个月~  89  57~160    257 199~352                               346 284~426               25.7 17~30
1岁~       90  65~168   229  110~308                               319 216~400               28.2 19~56 
3岁~       95   56~142   275  148~382                           370 228~502               25.6 15~42 
7岁~11岁 102 60~140   246  140~374                               348 220~500               29.3 16~44   成 人        
男            128 86~168   194  69~267                                 322  222~400               30.9 25~55  女            105 80~150   186  120~250                               291 250~342                  36.0 20~51

  由衰老红细胞破坏后放出的血红蛋白及其他铁蛋白分解代谢释放出来的铁又可有效地用来重新合成血红蛋白和铁化合物。正常小儿每日损失的铁量极微,不超过15微克/公斤/日。主要由胆汁、尿液、汗液和脱落的粘膜细胞排出。但小儿时期由于不断生长发育,故每日需自饮食中补充的铁量较成人多,约需6~16毫克/日。

  二.缺铁与贫血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血浆中转运的铁到达骨髓造血组织时,铁即进入幼红细胞内,被线粒体摄取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形成血红蛋白。当体内缺铁或铁的利用发生障碍时,因正铁血红素的合成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新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不足。明显缺铁时对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也有一定影响,但远不如对血红蛋白合成的影响明显,故新生的红细胞胞体变小,胞浆中血红蛋白量减少,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严重缺铁时不仅发生贫血,也可引起体内含铁的酶类缺乏,致细胞呼吸发生障碍,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临床上可发生胃肠道、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功能障碍。由于贫血,带氧不足,更使功能障碍加重。

  三.缺铁的原因   以下原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一) 体内贮铁不足
  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毫克(平均60~70毫克/公斤)。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同胞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结扎脐带的时间延迟一些,并用手将脐带内血挤净,可使新生儿多得75毫升血或35毫克铁。
  (二) 铁的入量不足
  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0.21毫克/分升),不够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食物中菠菜含铁虽较多,但吸收较差,大豆为植物中含铁较高且吸收率较高的食物,故可优先选用。肉类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而蛋类中铁的吸收率在动物类食物中较低。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 生长发育因素
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四) 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正常婴儿在生后两个月内由粪便排出的铁比由饮食中摄取的铁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此外,由于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因失血1毫升就相当于失铁0.5毫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缺铁性贫血
  • 驴胶补血颗粒

    滋阴补血,健脾益气,调经活血。用于久病体虚,气虚血亏型月经不调。[详细]

    去看看 ¥151.93
  • 健脾生血颗粒

    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成人气血两虚型铁性贫血。症见面色萎黄或无华,食少纳呆,腹胀皖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详细]

    去看看 ¥26.77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注射液

    罗可曼适用于因慢性肾衰竭引致贫血的透析病人。罗可曼适用于治疗非透析肾功能不全病者的病状性肾性贫血。[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缺铁性贫血专家更多
  • 薛红漫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坏死性淋巴结炎、儿童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

  • 柴静媛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诊断与治疗常见和疑难血液疾病如常见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罕见和疑难血液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恶性网状细胞病,粒细胞缺乏症等

  • 侯晓利主任医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擅长领域: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各种不同类型的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过敏性紫癜,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小儿腹泻病等病的诊治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