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心力衰竭,后期如何改善心衰症状和病情
时间:2023-08-31 11:18:01 作者:北京刘家窑中医医院
心力衰竭不是一种单一的心脏病,而是由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组成的“综合征”,可能伴有足踝肿胀等表现,这些症状是由心脏问题导致的,当心脏泵血功能轻微或严重受损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次心跳时从左心室泵出的血液量),心力衰竭分为3类:
?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如何诊断心力衰竭?
诊断心力衰竭,需要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或体征,并且在检查中发现心脏异常和功能问题。相关的检查包括:
(1)血液检测,例如BNP/NT-proBNP;
(2)心电图(ECG),检查心脏的电活动;
(3)X线;
(4)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心力衰竭的类型,并指导后续的治疗。
除此之外,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更好地评估心力衰竭的特征以及病情将如何发展。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单独或辅助超声评估心脏的特征,包括心肌瘢痕。医生对心脏结构及功能了解的更多,有助于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和病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点来改善病情
1.定时监测体重心衰患者短期内体重快速增长,提示心衰恶化。心衰患者每日在晨起排尿之后、进食之前称重并记录,比较前一天、前一周的体重情况,如果体重变化超过2公斤,请及时与医生沟通。每天检查腿部或其他部位是否水肿,夜间是否能平卧、是否有气短憋醒等症状,若有,请及时联系医生。
2. 精准监测尿量心衰患者管理好每日尿液的出入量,可预防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及心衰加重、改善心衰症状,还可以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及缩短住院天数。出量主要包括24小时尿量、汗液、粪便含水量、呼吸道失水、呕吐物含水量、穿刺液、引流液等,其中精准记录每天尿量是重要的,可以使用带刻度的容器、使用尿垫者可使用台秤。
3. 控制水分摄入心衰患者要注意控制液体的摄入量:轻、中度心衰,不用限制液体摄入量;重度心衰,每天摄入液体量小于1500毫升(需要加上食物中的水分),保持每天出入量平衡。
4. 适当限制盐量心衰患者需要注意限制盐的摄入量:轻度心衰,小于5克/天;中度心衰,小于克/天;重度心衰,小于1克/天。除了烹调用盐,腌制食品、零食里都含有不少钠盐,这些都应该算入总量中。
5. 规律服用药物无论是新诊断患者,还是属于慢性患者,无论感觉症状好转还加重,都必须规律服药。为避免漏服,必要时可采取分装药盒、闹钟提醒等辅助手段来帮助每日准时服药;忘记服药后,若距下次服药时间较长应立即补服,若距下次服药时间较短则不需要补服,下一次仍按照日常的时间和剂量服药。
6. 适量有氧运动病情比较稳定者应该适当做些有氧运动,从低强度运动开始,比如每天运动10分钟,每周3次,逐渐增加,增加到每次30分钟,每周至少5次。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