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思考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病程短、症状轻、神经没有损害的患者,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同时注意保健及加强体育锻炼,大部分可以治愈的。对于部分病情严重,或失治误治及针刀等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者,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劳动能力者,应当进行手术治疗。

  一、存在问题

  1、病因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其病因、病理都有较深入的研究,但有很多针刀医务工作者对其病因还不是很了解,认为有了突出征象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事实上,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椎间盘突出是病因,但未必会造成椎间盘突出症的结果。另外,很多患者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且症状各有不同,如何能正确地解释它的病因和复杂机制,这是一个针刀医生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功,针刀医务工作者专业出身不同,这方面比较欠缺。

  2、诊断方面 随着现代化影像技术的发展,结合病史、体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困难,但针刀治疗技术的发展给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针刀治疗要求更为明确的定位诊断,如果诊断不清,不能明确患者的病根所在,那么治疗如同盲人摸象。针刀医务人员富有阅片经验并且能和临床结合起来者甚少,所以我们应该对现有影像技术进行细致地学习,使诊断更加清晰,治疗更加明确。

  3、治疗方面 针刀治疗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治疗前评估和治疗方案,特别在选取治疗点上,因为对上述病因诊断及治疗机理的模糊,所以在选取治疗点时往往以单纯的痛点来确定治疗思路和方法。这一点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以往方法中已详述,在此不必赘述。但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对治疗腰突症的体表定位要通过对精细解剖的了解后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表及里,胸有成竹。

  4、其他配合治疗方面 中药内治法的补肾益髓、行气活血、祛除风寒湿邪等,虽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椎间盘突出这一病理改变,即椎间盘组织结构和位置的改变则少有治疗作用。

  手法虽能直接改变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病理解剖位置,但它对髓核突出后所造成的椎管内炎性渗出、粘连,缺少直接治疗作用,对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水肿也只是起到间接的治疗作用,难以迅速达到疗效。对于较大的髓核突出或脱出,而且手法有可能使髓核更加突出和脱出,使症状加重。

  中药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对椎体外的软组织结构的病变产生作用,尚难于使其作用到达病变的主要部位,即椎间盘及其压迫的神经根和脊髓,因而其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展望

  1、发病机制方面 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研究,以往主要是病理组织学、形态学方面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病理、形态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亚细胞领域和分子水平。现代生物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新学科的不断发展,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纤维环的退变、发展、破裂、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压等方面的研究都起着推动作用。神经根受压造成坐骨神经痛的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椎间盘突出部位神经根局部缺血的机制依然未得到较好的了解,突出髓核与神经根接触后所产生的炎性反应和自体免疫反应也可能产生神经根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有待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现。

  2、诊断方面 针刀同仁还需不断的努力进取,加强查体基本功的训练,加深对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影像学等知识的研究,提高诊断能力,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让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一种先进的中医常规保守治疗技术。

  3、治疗方面 治疗原则和方法要把握,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操作;不拘泥于固定的治疗套路,要不断创新治疗思路,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研究出配合针刀治疗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如医用术后贴,使合并症更少,疗效更好,恢复更快。

(实习编辑:曾文璧)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