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疾病 > 客户软文 > 正文

涂远超:营销医院

2010-06-26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们想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办医院,管医院”的模式,必须要把它当作一个企业去经营。

  我们想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办医院,管医院”的模式,必须要把它当作一个企业去经营。

  用了7年的时间,他将一家几乎“偃旗息鼓”的医院盘活了;在中国的医院中,他第一个全案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在他的医院,有两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中心——“海虹服务中心”和致力于糖尿病诊疗的“刘佩文工作室”;他从不提“以病人为中心”,他提“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并且认为,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他说他所有的管理哲学都来自一个字——

  “仁”,对客户是“仁者爱人”,“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对员工是“人本管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他是46岁的湖北省新华医院院长涂远超。

  2002年,湖北省新华医院的年收入是3400万元,门诊量7.8万人次,出院量不足4000人;2009年,在床位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医院年收入2亿多万元,门诊量近50万人次,出院量1.4万余人,经费自给率106.3%。2002年,很多员工只拿80%的基本工资,全院700多名员工一年奖金共计20余万元;2009年,1000名员工一年奖金接近3000万元。这种起死回生般的变化,他是如何做到的?

  以服务为突破口

  涂远超这个院长,是2002年通过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公开招聘“过五关、斩六将”考出来的。笔试得了第一,面试之前,他来过新华医院。他在门诊大厅见到一位中年护士长,忙里忙外,帮刚进门的病人挂号,帮就诊后的病人出门,解答病人关于医保的问题。几次想要和她说话,都被她一句“对不起,有个病人需要我”拒绝了。

  涂远超的目标是将医院打造成“质优、价平、便捷、温馨,专科特色鲜明的湖畔花园式医院”。

  这名总是保持着微笑,热心肠的护士长叫海虹。她是医院的老员工,眼看着这家原来的企业医院一步步走向衰退。“2000年左右是最困难的,有时候一个月只发200多元。”海虹当时从护士长被调整至医疗保险办公室,其中一项工作是为病人解答有关医保的疑问。但热心肠的她总是干一些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情,病人遇到的所有困难她都想上去帮一把。“那时候医院的情况太差了,我就是想多做些事情,让医院的情况能好起来”。

  涂远超将这些看在眼里,他觉得海虹身上有这个行业所需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仁心”与“仁术”。就任院长之后,他在医院成立了一个病人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是海虹。不久,涂远超接连收到病人和员工的建议——将“病人服务中心”改为“海虹服务中心”。一位病人在便笺上留言:“既然有李素丽车厢,为什么不能有海虹服务中心呢?用海虹命名更温馨、更贴心啊!”涂远超觉得这真是个妙点子,他采纳了这个建议。海虹就此成了医院最好的广告,附近社区的很多病人不是冲某个医生来这家医院,而是冲着海虹来的。这个小小的改变为医院带来了大变化。

  这其实是涂远超整个棋局中的第一步。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中国公立医院发展最为迅速的黄金十年,也是许多医院的原始积累期。但湖北省新华医院的前身湖北省财贸医院十年间的效益却直线下滑,在涂远超来之前下滑到了谷底。

  涂远超说:“针对这样的现状,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发展,医院只能永远落后。我们想实现一种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办医院,管医院’的模式,必须要把它当作一个企业去经营。”涂远超认为,医院的本质属性是“服务业”。“顾客来购买服务,你出售服务,必须为他提供好的服务,让他满意,才能培养忠诚客户。”他也强调,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服务”的内涵并不仅仅是认真接待、温馨护理这样简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安全、质量等内涵建设当中去。

  但在医院的起步初期,他正是以狭义的“服务”为突破口的。

  “实际上,病人对我们的要求很低。就是这样低的要求,我们往往都不能去满足。所以,我们只做出了服务上一点小的调整和改变,就立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经营医院的理念下,涂远超对医院的架构进行了重设,颇有代表性的,便是“企划部”的成立。“过去,很多医院有市场部,但我们企划部的责任不仅是对外宣传广告投放等市场宣传,而是将院前、院中、院后的服务这整个产品链变成了销售链和服务链。整个产品链的管理由企划部承担,一方面进行市场的推荐,营销渠道的建立,以及广告的投放,品牌的维护等;另一方面,对医院内的病人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对出院病人进行严格随访。这样,就使资源的调配使用、对市场的承诺、院内的践行以及出院后的维护形成了一个整体,更好地纵向整合,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但是,涂远超觉得这些都还不够。2003年6月,他又邀请深圳大略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将整套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导入医院,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对医院进行包装,将其推向市场。

  在中国的企业界,80年代便有公司引进了在西方企业盛行的企业识别系统,但在医院中,涂远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导入企业识别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和合作方一起学习,挖掘医院的理念,重塑医院的行为。表面上看,最后留下来的只是湖北省新华医院现在这个LOGO,实际上,它对整个管理的帮助是巨大的。”涂远超说。

  就在这一过程中,涂远超与合作方共同挖掘出“共享生命价值,创造健康生活”的办院理念。

  以客户为中心

  经营的思路和框架都有了,那么,目标对象是谁?“许多医院都说‘以病人为中心’,但我们从来都说‘以客户为中心’。”涂远超认为,“病人”一词并不足以概括医院全部的服务对象。

  “一个正常分娩的产妇是‘病人’吗?一个来体检的健康人是病人吗?”涂远超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而在人群中,健康的人只占10%?15%,患有疾病需要医院去干预的也占10%-15%,也就是说还有70%-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亚健康的人要么需要医院干预,要么需要在医院的辅导下回归健康。如果医院仅仅把工作目标定在病人身上,就意味着我们将丢掉70%-80%的顾客。从经营来看,意味着我们丢掉了70%-80%的市场。”

  湖北省新华医院的大门口挂着五块牌子,除了湖北省新华医院,还有湖北省脑科中心、湖北省医学体格检查中心、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以及湖北省职业病医院。这几个方向的确立都建立在涂远超对“病人”和“客户”关系的辩证理解上,都在挖掘传统的“病人”以外的市场。同时也凸显了医院目前的两个发展战略——“脑科战略”和“公共卫生战略”。

  2003年,涂远超给深处武汉的闹市区、周围13家大医院林立、基础差、底子薄的新华医院选择的角色定位是“市场的补充者”。他们首先抓住的就是“脑科”这个当时还未被开发的市场。

  “一方面,这个医院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开始探索对脑中风的治疗,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市场有需要:全国有1亿多的高血压病人,而在中国,大约60%-70%的高血压病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在导致死亡的病例当中60%-70%都是中风,因此市场是巨大的。同时,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门槛都很高,2003年,这两个学科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湖北还没有一家这样的专科医院,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