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的口耳相传中,专家意味着拯救、希望、重生。在同行眼中,专家意味着荣誉、权威。而在现实中,专家意味着什么?专家何以成为专家?请关注仁心栏目,我们将呈现一幅“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名医群像,为您讲述那一个个荣誉与光环背后的故事。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王宇医生的奇遇人生

 

2019年的夏天,从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12层的会议室向外瞭望,天高云淡,树木葱郁,略带炎热的空气中,知了不停地鸣叫,楼下的病人在树荫下漫步、闲聊,有人好似困了,歪头在枝旁睡觉······

当我沉浸在这幅景象当中时,有个声音从身后传来,“这边的景色还不错,对于医生和病人来说,都能让心情愉悦。”,转头一看,穿着白大褂、带着黑框眼镜、讲话慢条斯理的医生走进了会议室,手里拿了一瓶橙汁饮料递给我,“这么远特地过来采访,辛苦了。”

这位说话的医生叫做王宇,是一名肝病医生,今天的他有一整天繁忙的会诊工作,由于看病仔细认真,加上慕名而来的临时来加号患者过多,王医生总是无限延长自己的上班时间。

除此以外,下班还要继续留在医院,花上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与同事讨论、学习《动静脉瘘造成的门脉高压》的最新科研文章,基本上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十二个小时左右。

又要忙病人,又要忙学习,除了午饭时间,他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比起我的远道而来,医生才是真正的辛苦。当被问到,有后悔过成为一名医生吗?

王医生笑道:“有过,因为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刚工作的时候后悔过,但当你体验过治病救人的成就感时,这些都不重要了,越干越觉得遇见医生这个行业,是件开心的事。”

而这份不悔的遇见,早在30年前的夏天就埋下了奇遇的种子。

过去:从肝病人士到肝病医生

1989年,16岁的王宇还在念高一,突然犯了急性甲型肝炎,在北京302医院住了3周,与医生密切接触后,发现当医生是一件很酷的事,可以为病人解除病痛,为病人提供帮助,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

医院的患者来来往往,谁也想不到,一个偶然的疾病,却成为王宇职业生涯中的“必然”。

两年后的6月,王宇的8行志愿中,7个填了医学专业,没有迷茫、纠结、和犹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铁了心就要学医。

1996年,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的王宇在选择就职医院时,“贪图”离家近,“落户”在了以肝病研究而闻名的友谊医院,经历不同科室轮转后,命运的手再一次将王宇与肝病相互搭连。

刚当肝病医生时,除了掌握常规的腹部穿刺,自己还主动学习了较有难度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有次出急诊时,恰巧碰上个大出血的病人,短时间内必须为患者输入大量血液,而他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情况紧急,等待外科医生过来支援绝对来不及。

凭借着多次成功的锁骨穿刺的实践,沉着冷静的王医生立马独自在走廊给患者做起了锁骨穿刺,及时为患者建立了静脉通路,通过输入血液,患者血容量维持在了稳定值,转危为安。

初尝治病救人的喜悦后,王医生更是一心扑在学习上,钻研得越深,发现自己懂得越少。

2001年,王医生重返校园攻读硕士,一口气念到博士毕业。他提到,这次学习和以往不同,有了临床经验后,学起来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活灵活现的治病知识。

“对于医生来说,本职工作就是治病救人,怎么提升水平?只有不断去学习、钻研,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王医生如是说。

现在:从东部平原到西部高原

如果说学习深造是攀登人生的纵向高度,那么,支援西部的公益活动就是拓展了王医生的人生宽度,体验到了更加丰富的“纵横”人生。

拉萨、林芝、日喀则、昌都、西宁、玉树、迪庆······他前前后后去了20余趟,对于别人来说是去高原,而他则是回高原。

在高原加起来的累计时间有多少,他早已记不清楚,只知道每次只要有机会,自己身体还扛得住,他都会尽量参加,连医院的同事都亲切地称他们团队为——“高原小分队”。

网上总有频繁踏足高原的文艺青年留下美丽的风光日记或发出心灵得到净化洗涤的心灵鸡汤文,让一拨又一拨的人向往高原。

医生恰恰相反,他们眼里没有风光,只有救治的病患;他们没有悠悠慢时光,只有脚步匆匆;他们没有岁月静安,只有频频历险。

等待他们的是治疗条件最落后的地区,塌方、暴雨、暴晒等自然灾害都是家常便饭,但只要能带去传播预防乙肝的正确理念,让所到之处,开满“健康之花”,便咽下这碗难消化的“饭”。

回忆高原经历,王医生提起了印象深刻的一次,他们驱车从西宁出发,开了300多公里到达海南州同德县。

那边属于高原地区,地势险峻,不是傍山险路,就是塌方修建,整整两周,他们都在这种山路山盘旋,晕车、缺氧、呕吐的高反一样没落,全都遇上了。

开往河北乡村卫生院的路上,整整翻越了三座大山,很多路只有一个车的宽度,公路盘则是深达上千米的悬崖,让人胆战心惊。

高原缺氧严重,到达村卫生院,还没来得及克服“高原反应”,医生就得赶快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

由于缺乏健康意识,母婴垂直传染的乙肝病毒的情况在藏区依旧高发,完成当天的会诊后,医生得知有些病人由于家住得太过偏远,无法前来参加会诊。

这让王医生想到过去曾在迪庆遇过一户村民,会诊时发现他家全家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了解一家人的情况后,对这家人做了科普宣传,以后做好母婴阻断,就可以生出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健康小孩。

于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上门服务。

这份伟大背后,是强忍着不适的高反,是背着医药箱翻山越岭的艰辛,是可能突如其来的塌方。

王医生不怕吗?怕,但只要想到前方还有病患,他们总能鼓起前进的力量。

“人生存在风险的事情太多了,总不能为了避免风险,就不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吧。”

我还记得王医生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坚定又淡然。今年九月份即将开始的第四次肝病流行病学调查将在西藏的山南、林芝等地区开展,不出意外,他依旧是其中的一份子。

未来: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医生这条道路上,王医生已经走了23年,从初出茅庐的小医生到主任医师,医术方面,日益增长,医德方面,始终如一。

一位来自外地患者透露,由于生理原因,器械无法测出他的肝弹性指标,检查人员只好请大夫过去帮忙做检查。因感冒正在护士站打吊针的王医生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拔了自己手上的输液管,立刻过去为他做了详细检查。因为王医生,他悬了两年的检查终于得到结果。

患者最后说了一句:“我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王医生,能遇到他,是我的运气。”

这就是王医生,挂过他的号的患者都知道他人很好,看他的病,排队时间会稍长一些,那是因为他看病仔细认真,病人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会解释得很清楚,不让患者把疑虑和担心带回家。

“把病人治好了,但他对疾病存在很多疑问,那就仅仅是治好了一个病人。如果这个病人知道了一些预防知识,愈后注意事项,他宣讲给了身边的人,那效果可能是治好了一群人。”王医生强调,“尤其是面对脂肪肝、酒精肝的病人,你有耐心地多回答一些问题,会增加他们的依从性,所以,我认为医生有义务对患者进行宣教。”

采访到的患者告诉39健康网,王医生是个特别为患者考虑的好医生,很多老病患再次来拿药时,他会让他们挂便宜一些的普通号。

王医生表示,他会考虑到肝病是需要一个长期吃药的疾病,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经济压力可能有点大,省下的几十块钱能多吃一天药算一天。

跟王医生出门诊时,常常碰到没有挂号来看片子的病人。原来,每当他为病人开了B超、CT等单子时,他会嘱咐患者,来看单子时无须再挂号。

王医生认为,其实大部分病人并没有什么需要治疗的疾病,而他上一次的医疗行为还没结束,如果只是看一下检查结果,那就无需再挂号了,等病人真的需要进行下一步治疗,再挂号即可。

“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病人,从患者的角度考虑,尽可能地帮助病人。”王医生的初心一直未曾改变过。

什么是医者仁心?

我想,王医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注:患者及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撰稿:鲁海燕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