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经典回顾
请选择往期

“你的缺损看似在左边,实际上偏中间,在两块腹直肌中间,给你看一下图就明白了。”

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小儿普外与腹壁疝病区,副主任医师董泾青正在查房,74岁的黄伯三年前罹患肠癌做过手术,原先的手术切口上长了个疝,就在上周二刚做了疝气手术。不管工作有多繁忙,董泾青对病人总是有问必答,且务必详尽、通俗易懂。

这会话刚落音,只见他上下摸了摸口袋,然后掏出一个手机,里面有他每次的珍贵手术照片资料。找到黄伯的,董泾青拉大图片说:“您看,这儿有个洞,就是疝。”黄伯与太太满意地点点头。为了让二老更明白放心,董泾青又详细地复述了手术过程。

◎ 董泾青指着手机里的图片,与黄伯讲解疝手术过程。

“来,让我看看伤口恢复得怎么样?”解开黄伯的腹带,查看手术切口后,他表示恢复得不错,明天可以出院,但要继续戴一段时间腹带。

出于职业习惯,董泾青总忍不住要对病人唠叨。他一边轻轻帮黄伯打上腹带,一边夹带青岛口音的普通话进行叮嘱:“打腹带的时候注意不要往上打,要打在肋骨下面,睡觉平躺不用戴,站立走路得戴着,可以帮助减少疝气的复发、减少血清肿,建议戴一个半月。”

◎ 董泾青(右一)和助手一起帮黄伯打上腹带。

从医26年来,董泾青在临床工作中,时刻以踏实、严谨的态度要求自己。对于每个病人、每台手术,都必须做到了如指掌,他追求做一名有同理心有工匠精神的医者。

把小手术做到极致,把复发率降至最低

普通外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涉及疾病范围广、门类杂,收治患者数量大。其主要收治肝胆胰脾、胃肠道、甲状腺乳腺、疝气等方面的疾病,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

普外科可以说是包罗全身,医者要做强,首先要做精。“不能一味追求高难度的大手术,就小看了寻常的小手术,事实上小手术要做精也不容易。”这是董泾青多年来的心得体会。

在心脏手术、开颅手术、肝胆胰手术等高难度手术面前,疝气手术是一个不大起眼的“小弟弟”。可手术再小也是手术,对病人的身体是一种创伤,而只要是手术,它就会有风险。疝气的手术风险包括麻醉风险、术中出血、阴囊血肿、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术后疼痛等。

◎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上图为小儿脐疝。/ 站酷海洛

对于手术,病人总是希望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可实际临床上,部分疝气患者包括小儿和成人手术后确实存在复发的现象。根据书籍和文献报道,小儿疝气术后复发率大的中心基本在1%以下。

董泾青不满足于此,他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一个问题:能不能使疝复发率降得更低?

为此,在腔镜小儿疝手术刚开展时,董泾青查阅了上百篇摘要,通读了数十篇文献,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在琢磨手术。在开展的过程中,他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前前后后做了十几次的改良。腔镜成人疝手术,他虚心向国内的前辈专家学习,在理念上在解剖上,努力突破自己。

◎ 董泾青说,外科医生对每一个病人都要做到“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

从2019年起,董泾青基本上每一例病人的腹腔镜手术,都有手术录像,都有主刀术后的复盘和总结。在他看来,对每一个术后有并发症的病人,一定不要去考虑病人的原因,首先要总结自己失误的原因,这样才能使下一步不犯同样的错误。

董泾青要求自己对每一个病人都要做到“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大部分外科医生对于术中和术后的处理都很重视,但对于术前,有的医生往往有所忽视。其实理论永远高于技术,术前非常重要,要不要做手术,怎么做手术,病人最获益,才是最最重要的。

他曾经接诊到一个3岁患儿,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在外院做的手术。“手术本身不难,关键术后要密切随访,经常拿手指摸一摸肛门看看通畅度,如果出现瘢痕增生有狭窄,要及时扩肛。”这个患儿术后没有随访也没有扩肛,待找到董泾青看的时候,肛门狭窄严重,造成了继发性巨结肠,结果又做了二次手术,后期门诊定期指导扩肛治疗。

◎ 患儿术后出现继发性巨结肠。董泾青说,这次手术主要解决排便问题,抢救生命。/ 医生供图

临床上一个个鲜活的病例提醒董泾青保持随访的重要性,外科医生要勤于术后。因此每一例他主刀的手术,都有长期的随访记录,都和患者本人和家属保持微信和电话联系。

由于对小儿疝气手术精益求精,董泾青已经可以把复发率严格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而成人疝TEP手术,他做了1000多例,只有一例复发。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不论是一次复发,还是多次复发,如今在他的中心均可以高质量完成TEP术,董泾青眼神坚定表示,争取病人20年内疝气无复发。

爱留手机号码给病人,挽救了多位急诊患者的生命

近些年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患沟通是很多年轻医生畏惧的难题。作为过来人,董泾青的不二门法就是,用真心与患者交流。医学的温度,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

但凡涉及手术,董泾青一定会拿出专业水准,与病人和家属好好沟通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做,第二为什么做,第三怎么做。在详解手术原理和过程时,他有个小习惯,就是喜欢给病人画简易的手术示意图。

“这三个问题一定要给病人讲明白,把理念告诉他,再把手术资料图给他看,对手术大概会做成什么样子有个直观的认知,让病人和家属都有心理准备。”他说,医学的专业门槛高,患者与医生对疾病的认知、对手术期望往往差异很大。

每天查房之余,只要不做手术,只要有空,董泾青就会去病房转一转,与病人多聊聊。在他看来“外科医生不是只做手术的工匠,一名好大夫要心里时刻装着患者。”从另一方面来说,经常到病人床边去,多接触病人,与病人多交流,了解病人,说不定就能找到病因,找到解决的方法。“临床”医生就是这样养成的。

◎ 董泾青在查房。

在病人眼中,董泾青不仅细心、耐心,还对病人很大方——随时随地愿意把私人手机号留给陌生患者。

“孩子的疝,刚刚我手法挤回去了,但你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咳嗽、拉肚子可以暂缓手术,回家后有啥问题,都可以给我打电话。”为陈丽的疝气宝宝诊疗结束后,董泾青连连嘱咐道。

疝气多发于老人和小孩这两个特殊人群,再加上病情发展容易多变,很有可能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这些都要求医生和患者以及患者的监护人、家属进行充分良好的沟通。

39深呼吸问及把手机号随便给病人不怕被骚扰?董泾青微笑着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将心比心嘛,其实这么多年来极少病人会在晚上12点过后打电话过来。留手机号给病人,对我而言可以掌握第一手的随访资料,一旦患者有任何疑问或急诊情况,都能随时联系我,现在有了微信就便捷了,我觉得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

从1997年本科毕业进入青岛市儿童医院,博士毕业到了南方医院,后来变更为现在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董泾青一直保留习惯,在门诊给有需要的患者留下手机号码和微信,这个举动让他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任。

◎ 董泾青接受仁心采访。

也得益于这一习惯,这位患者眼中的“热心医生”,挽救了多位急诊嵌顿疝患者的生命。

多年前,不到一岁的小天和小羽不约而同挂了董泾青的号看诊。进行了相关检查,董泾青评估认为两个孩子是交通性鞘膜积液,按照书本上讲是2岁进行手术比较适合,但是主动给两个孩子的父母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没想到当天晚上12点,小天和小羽都发生疝气脱出,肿得像小苹果,疼得哇哇叫,父母赶紧给董泾青打电话。接到电话了解情况后,董泾青立即判断孩子出现嵌顿疝,“你们现在打车带孩子来医院,得马上手术。”

12点30分,家长将两个孩子送到医院,董泾青也从家中赶来,随后通过急诊手术,不但将患儿的嵌顿疝还纳和修补,还成功保住了险些坏死的肠管,最终使患儿转危为安。

援加纳医疗队队长,寄语学生:带着工匠精神学医

董泾青总是说,自己的工作很“普通”,每天早上八点钟开始,查房、手术或门诊;下午或晚上,会诊、带教等;周末外出手术、参与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和课题、科普讲座……他的日常和其他医务人员无异,忙碌而充实。

但这位外科医生也不“普通”,支援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也留下了董泾青的身影。他作为2016年中国第六批援加纳医疗队队长,个人在援非一年期间诊治门诊患者660人次,管理住院患者83人次,成功实施手术83台,培训医护人员120人次,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与当地民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广州的七月暑热高温,又是一年毕业季,高考成绩公布后有不少亲戚朋友向董泾青打听医学专业。知名教育博主、考研导师张雪峰过去发布的几段有关别学医的观点:“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学医在30岁之前基本没有变现能力”被顶上热搜。

关于为什么学医,董泾青坦言纯属意外,他其实从小想当科学家,第一志愿报了生物遗传工程,结果没够上。“ 进入医学院校,感觉专业学习非常枯燥无味,我学得很痛苦。直至临床实习以后,才开始对医学产生兴趣。经常自己背着听诊器给心血管内科的病人仔细听诊,研究神经内科病人的神经传导通路异常,当时对于外科还是不太熟悉,不知所以。”

◎ 每一个自己主刀的手术,董泾青都要拍照和手术录像,术后进行研究学习提高技术。

对于打算报读医学专业的考生,董泾青分享了个人的看法,学医相对稳定,是个技术活,只要感兴趣就能学好。不论什么职业,要做一行,精一行,爱一行。“在读硕士期间,我有一位长辈,终生研究蚊子,也拥有了正高博导,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荣誉。对于年轻人而言,年轻时不要太看重金钱,应该专心钻研业务,随着经验的积累,知识的丰富,你的付出会有相应的回报。”

他说,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还是提倡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把疾病的来龙去脉弄透彻,尽最大可能地治疗病人,使病人有最好的疗效。最最重要的是要对病人有同情心,还是那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疗的初心正是源自数万年前恶劣自然环境下人们互相照护和共度难关的生存本能;现如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诚然可以解决诸多疑难问题,然而呵护照顾才是真正温暖人心,战胜病痛的绵绵力量。

通讯员:胡颖仪

摄影:胡超扬

(注:文中患者姓名均为化名)


往期故事